第38章
閨學
頭一天晚上,肖氏便派人來說了,今日開始,閨學又要開學了。
回家省親的女夫子林先生回來了。
謝知微重生以來,這是她第一次去閨學。昨日夜裡,謝知微檢查了夫子放假前布置的作業,無一不妥,才放心地睡下。
謝知微早起了半個時辰,起床梳洗後,她便去了扶雲院,弟弟已經等着了,姐弟二人一起用過早膳,謝知微便給弟弟布置了今日的功課。
“你好好兒把昨天姐姐教你的那一段背會,把字義都理解清楚,再寫十張臨帖,回來我要檢查的。”
“哦,知道了!”謝明溪耷拉着腦袋,姐姐今天要去上閨學了,不能陪他讀書了。
“要是背得好,字義也都能說明白,字也寫得好,是有獎勵的!”
謝知微揉揉弟弟的發頂,小家夥果然一下子就精神了,“有什麼獎勵?”
“當然是我親手窨制的花茶,你想不想喝?”
“想!”
“那好,你做完功課後,我允許你去幫我摘一些可以食用的菊花,等我上完課回來,我就教你如何窨制花茶,怎麼樣?”
這是多麼有意義的活動啊,居然能夠給姐姐當小幫手了,謝明溪激動不已,再三保證,“我一定好好讀書。”
謝知微走後,袁氏從聽事堂回來,便看到謝明溪趴在桌上,正在認真地臨帖,坐姿端正,握筆的姿勢也很好看,一筆一劃寫得非常認真。
臨完一張後,袁氏接過來,見每一筆都很工整,她驚訝不已,溪哥兒居然這麼上進了?
田嬷嬷見此,也覺得好笑,等袁氏從裡面出來,才小聲地說,“大姑娘說,這本字帖當年是崔家的老太爺親手寫給大姑娘用來啟蒙的,若五少爺寫的好了,将來大姑娘去求催老太爺,讓五少爺能夠進崔家的家學裡讀書。”
“湄湄真這麼說?”袁氏震驚不已。
崔家的家學聲名顯赫,蓋因但凡有人參加春闱都會杏榜題名,百年無人落空。
“大太太何必擔心,無路如何,五少爺都是大姑娘血脈相連的弟弟,比起二房三房,總歸是要親一些。”
“這話說得是,大姑娘一向都很聰明,這點子道理,她比誰都看得分明。”袁氏突然想起昨日給謝知微的銀票似乎少了些,她道,“你說,我該送點什麼給湄湄才好?雖說湄湄對溪哥兒好是應該的,可天底下哪裡這麼多應該?”
“大太太,據奴婢冷眼看着,大姑娘想必是在謀點什麼,若是奴婢沒有看錯,大姑娘應是想把先大太太的嫁妝拿到手。姑娘家手裡沒點來頭,買點什麼都束手束腳,不若依奴婢的,大太太在京城裡挑一家鋪子,送給姑娘,姑娘買什麼就不缺銀子了。”
這話說到了袁氏的心坎上了,她也覺得挺好,便讓田嬷嬷把她的鋪子單子拿過來,左右權衡,既要地段好能來錢,又要鋪子不大,免得拿出來太打眼,湄湄不要,還要離家不遠,湄湄能時常去看看,最關鍵的是女兒家能過問的生意。
這就頗有點難度了。
挑來選去,選了一家清樂茶坊,袁氏問道,“鋪子門面不大,一個月一百來兩銀子的進項,不多也不少,平日裡我也能貼補一些,老張頭父子倆人又本分,進貨的渠道我也能盯着些,湄湄那麼聰明,對茶葉所知也多,崔家又在南邊種了好幾千畝茶葉,這鋪子,你瞧,給湄湄如何?”
田嬷嬷瞅了一眼,“且看大姑娘怎麼說?”
“也是,等她晚些時候回來了,我再找機會跟她說說。”袁氏又開始愁了,不知道該如何與謝知微開這個口,萬一她覺得自己有所圖,怎麼辦?
謝知微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又有進項了,她穿過夾巷,才走到正堂的後面,便遇到了謝知慧,二人一起前往閨學。
閨學設在春晖堂北面的叢綠堂,之所以選這麼個處所,之前是為了就近薛婉清,不讓她多走路。如此一來,住在謝家東路的幾房姑娘們就不得不走遠路。
春寒料峭,夏日暑熱,秋風蕭瑟,冬雪紛飛,都是免不了的苦。
穿過正堂,從小花園東面的門進去,便看到一帶粉垣,一從芭蕉,一片修竹,數盈房舍掩映其中,入門曲折遊廊,階下石子鋪成甬路,三間房舍兩明一暗,寬敞明亮,裡面擺着桌椅闆凳,迎面便是書香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