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2頁)

  這一點,謝知微深有體會,“章大人放心,現在城裡井然有序,有了朝廷的重視和支持,隻會越來越好。“

  城隍廟破損得厲害,四面透風,裡頭隻有一個年約七旬,一個年約六旬的老大夫在進行救治,謝知微到的時候,有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被兩個兵士擡了出來,剛剛咽氣。

  “等等!”謝知微攔住了正要把人擡走的中年,讓放在地上,她戴上一雙鹿皮手套,口臉被遮擋得嚴嚴實實,開始翻看死者的眼珠子和舌苔,死者身上的溫度雖然開始降低,但在此之前已經不是正常人的最高體溫了。

  謝知微站起身來,揮揮手,“擡走,撒上生石灰,或是用石灰水灑一遍,不要讓人觸碰死者。”

  “是!”

  杜沅端來了水,謝知微洗過手之後,便進了城隍廟,用木闆臨時搭起來的一張張床,床上的被褥雖然不新,但也勉強能夠擋寒,隻是這裡沒有門,窗戶也破了,沒有升火盆,冷得快要結冰了。

  “章大人,我的建議,這些病患不能安置在這裡,就算不病死,凍也要凍死了,全部都挪走,如果沒有保暖封閉的屋子,那就請章大人把府衙讓出來。“

  章以善之所以沒有把人安置在府衙,是因為,府衙是朝廷的臉面,别到時候他抗疫無功,禦史們一紙彈劾,他丢了官職不說,還把身家性命都搭上。

  崔家是什麼人家,謝家在朝廷上樹大根深,大雍幾代皇帝都想打壓,如今還不得不重用,原因何在?

  “是本官疏忽了,崔三公子提議得是!”

  章以善拱手道,他如此配合,謝知微倒是很驚詫,忙安排人采取了嚴密的措施,将這些病患用闆車拉走,安置在衙門裡頭。

  衙門裡的人和這些病患們哪一個不是沾着親帶着故?謝知微一人發了一枚解毒丸,讓含在嘴裡,雖說不能起到絕對的防範作用,但有口罩罩着,人人身上都穿了一件大褂子遮擋,倒也沒有人為此感到緊張和不安。

  謝知微已經到了衙門,開始為病人一一診脈。

  紫陌和玄桃也到了,玄桃去為謝知微安置住宿,紫陌則在一旁,謝知微口述,她記下脈案。謝知微初時診脈的時間還有些長,約有三五息的時間,後來漸漸地就快了,如此以來,一百多人的脈象都記錄下來後,她又問了幾個重症者的情況,便站起身來。

  “舌绛唇焦,脈沉數,可沉細而數,或浮大而數;症候為大熱渴飲,頭痛如劈,幹嘔狂躁,谵語神昏,視物錯瞀,或發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

  旁邊兩個老大夫一直守在一邊,此時年歲大的人問道,“小神醫,這該如何診治?我等琢磨了幾個方子,到底是能力有限。”

  “神醫擔不起!”謝知微拱手行了個禮,對這種不顧自身安危,一心為民,有着醫者仁心的老大夫,謝知微不失恭敬,謙遜地道,“若是叔祖在就好了,就眼下,我也沒有更好的法子,對于一些輕症患者,先用用一劑湯方。“

  稍微年輕一點,也依然有六十多歲的老大夫摸出了筆和一張紙,将筆尖在舌頭上舔了舔,潤濕後,懸筆在紙上,等着謝知微說方子。

  謝知微被這二人的态度感動不已,她道,“這些病患,具有相同的症候,均是疫毒邪氣内侵髒腑,外竄肌表,氣血兩燔所緻。”

  “小神醫這麼一說,老朽如撥雲見日,清晰明朗許多!”那七十多歲的老者朝謝知微拱手,“老朽宗金盛,這位老弟廉柯,還請公子賜方!”

  謝知微也不客氣,見那名叫廉柯的老者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道,

  ”生石膏大劑48錢,中劑24錢,小劑7錢,小生地大劑6錢,中劑3錢,小劑3錢,烏犀角大劑48錢,中劑30錢,小劑24錢,真川連大劑4錢,中劑3錢,小劑1錢,生栀子、桔梗、黃芩、知母、赤芍、玄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黃連各3錢。“

第317章

見面

  謝知微道,“先煮石膏後下諸藥,再,兩位老先生,這裡面還有不同的症候,請兩位老先生根據在下整理的脈案,一一為這些人診治,凡斑一出,加大青葉,并少佐升麻小半錢,大便不通,加生大黃;大渴不已,加石膏、天花粉;胸膈遏郁,加川連、枳殼、桔梗、瓜蒌霜等,對症下藥!”

  兩位老先生細細地品着,均連連點頭,之後,朝謝知微拱手,“小神醫,果然名門世家,這番出手,老朽等佩服不已。”

  因情況緊急,兩人也不再多話,很快二人分工,一人去診脈,另外一人則去根據五種不同的情況抓藥煎藥。

  謝知微洗了手,換了一身衣服,才出門,崔亭湛便來了,看到謝知微,“三弟,你忙完了?”

  “是的,怎麼了?哦,對了,我一忙起來就忘了,四姐姐不是來了嗎?我去看看她。“謝知微頓了頓腳步,“二哥,謝家四叔和海家哥哥姐姐也來了,你們遇到了吧?”

  崔亭湛看着眼前隻到自己胸膛的小姑娘,她是這麼小一點,可是剛才,她把所有的病患者從那破敗的城隍廟裡頭挪到了這溫暖的衙門裡,而且就他所知,謝知微開的這藥方,比之前這城裡的大夫開的不知高明多少。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謝知微并沒有針對每一個患者來開藥,她知道根據病患的症狀進行分類,針對每一種類别對症下藥,既有所針對,又減少了麻煩,就眼下這種沒有人手和資源的狀況下,不能不說一聲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