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王家富可敵國,家裡不出讀書人,沒有出仕的士子,王家就是個商戶。
自古士農工商,論社會地位,商戶最低賤。
但現在,郡主居然邀請她了,這對王麗君來說,不啻為意外之喜,她忙起身,給謝知微行了個大禮,激動之下,眼淚都快出來了。
這花兒,王麗君自然不會帶回去,事無巨細地将要注意的事交代給蕭府的花匠後,百靈将她送了出來。
第709章
邀帖
回去的路上,等馬車緩緩地駛出了小胡木巷後,王麗君身邊的丫鬟椿兒歡喜不已,“姑娘,這滿京兆府裡頭,還沒有哪個姑娘有姑娘這般好運氣,得了郡主的邀帖,姑娘,這可真是太好了!”
椿兒雙手合十,“若是姑娘能夠在這次鬥花會上得頭籌,得了郡主的賞賜,就更好了。”
王麗君也激動得不能自已,她緊緊捏着這份大紅燙金邀帖,是用京城裡盛行的香雲箋做成,上面印着獨有的魏紫牡丹,富貴而豔麗,正如她今日見到的端憲郡主一般,有着與生俱來的尊榮,令人景仰。
回到王家,王麗君在二門下了馬車,她才繞過影壁,便看到庶妹王麗蘭帶着三四個丫鬟走了過來。
王麗蘭将王麗君的去路攔住了,她揚着下巴,高高在上的樣子,“我的好姐姐,你這是從哪兒來啊?我姨娘還以為姐姐走丢了,準備報到京兆府去。”
王麗君還沒有說話,椿兒便忍不住道,“大姑娘今日去了……”
王麗君攔住了她,“椿兒,不許胡說。我今日去了街上,二妹妹,有什麼事嗎?“
王麗君的母親張氏雖為王一鳴的嫡妻,但因生王麗君的時候是難産,傷了宮房,後來再無孕。
王一鳴走商的時候,得了一個揚州瘦馬,便是方氏,有了身孕後,被王一鳴帶回了王家,生了王麗蘭後,很快又誕下了王一鳴唯一的兒子。
商戶不像官宦人家,怕擔什麼寵妾滅妻的壞名聲,王一鳴疼愛兒子,再加上方氏的哥哥在方氏的支持下,中了舉,又補了長興縣的縣令,一來二去,方氏在王家的地位水漲船高。
方氏溫柔小意,因出身的緣故,自是比張氏會打扮,她連走路的風姿,都得到了王家丫鬟們的效仿,論起籠絡王一鳴的本事,比張氏高了一百倍。
“你跟我來!”王麗蘭沒将這位嫡姐放在眼裡,而是狠狠地瞪了王麗君一眼,轉身走在前面。
椿兒實在是看不慣,正要上前說話,被王麗君攔住了。王麗君拿眼神警告,椿兒隻好低下頭,敗下陣來,如同霜打了的茄子。
張氏以養病為由搬出了正院之後,方氏以便宜服侍老爺為由很快搬了進來,看到昔日母親的院子,被人侵占,王麗君的眼裡閃過一抹黯然的神色。
方氏坐在羅漢床上,看到王麗君進來,忙起身相迎,拉着王麗君的手,讓她挨着自己坐下,反而将自己養的女兒冷落在一邊。
這一幕,正好被從次間出來的王一鳴看在眼裡,心裡忍不住贊了方氏一聲賢惠,敲打王麗君道,“麗君,你姨娘對你的好,你可要記在心裡。”
方氏嫣然一笑,對王一鳴彎了一雙月牙兒一樣的眼睛,道,“瞧老爺說的,誰讓姐姐待蘭兒比待君兒親呢,我所作所為都是在效仿姐姐,姐姐才真賢惠。”
王一鳴喜歡聽妻妾和睦的話,端着一把紫砂壺,在一邊的椅子上坐下來,聽方氏對女兒道,“後日,你們大舅母要來,帶着你們表兄過來,我想,他們好不容易來一趟,想帶了你們一塊兒去城外迎一迎。”
一個妾哪裡有什麼娘家,竟然還敢在她一個嫡出面前說什麼大舅母表兄,王麗君低着頭,眼中閃過一抹怒色,她擡起頭的時候,臉上卻是堆滿了笑,沒有打理方氏,而是不動聲色地抽出了自己的手,坐到了椅子上,“父親,後日我恐怕沒法出城。”
王一鳴一聽這話,很是生氣,正要發怒,方氏忙攔住了他,笑道,“老爺,大姑娘是讀過書的人,受過太太的教誨,比不得我們這樣兒上不得台面的,照理,我的娘家是算不得家裡正兒八經的娘家,也難怪大姑娘不肯跟着我去,低了身份。”
方氏說完,對着王麗君和藹地道,“大姑娘,我聽說宸王妃要在府上辦個花會,你可知道為什麼?”
王麗君吓了一跳,以為自己偷偷去蕭府的事被方氏知道了,她緊張地朝椿兒看了一眼,見椿兒也同樣震驚,她便冷靜下來,“我不知。”
方氏滿意地道,“我也是今日才知道,原來黎陽郡主來了,聽說是為了和潞國公府二公子的婚事來的。”
王麗君頓時一陣惱怒,她忍不住譏諷道,“姨娘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跟我有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就好,我是為了大姑娘好,怕大姑娘還心存什麼指望。”方氏笑道,“想必太太一定告誡過大姑娘,姑娘家還是不要好高骛遠,心存奢念,一定要本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