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6頁)

  習習涼風從山間吹過來,滿牆花枝,綠樹竹影,水滿池塘,荷花亭亭玉立,他竟有如置身夢中。

  “周大谟是怎麼回事?”陸偃站在池塘的垂柳下,冷聲問道。

  杜桂将謝知微與周家太太陳氏的幾次沖突說了,并道,“郡主不滿陳氏不遞帖子便來,讓百靈姑娘去見了,誰知,陳氏就在前邊的春好軒裡,無緣無故掌掴百靈姑娘不說,竟然還說郡主身子嬌弱,将來不好生養!”

  陸偃的臉即刻便沉了下來,區區一個從二品的官員家的太太,竟敢如此欺人太甚,陸偃可不覺得那陳氏是個蠢的,隻怕她也是瞧謝知微沒有見她,才故意說這種話,一旦傳出去,對謝知微的名聲可不好。

  陸偃背着手,眼睛盯着粼粼波光,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可周身的殺氣萦繞,連枝頭上停的鳥兒都感知到了,撲棱着飛走了。

  陸偃到來的消息,随着李家宴會的結束,傳了出去。

  陳氏坐着轎子來到了李家的門口,李家的婆子見此,忙去請了孫氏來,到底是上峰家的太太,孫氏隻好親自來迎了她進去,“陳姐姐,有什麼事,讓丫鬟婆子們來說一聲,我過去就是了,這大熱天,怎地還勞煩您頂着日頭來一趟?”

  兩人在屋裡落了座,陳氏問道,“郡主今日來了吧?我原本說要來,家裡有事,實在是走不開。”

  那日,她兒子帶回家的那個姑娘,家裡說是讓人去處理,誰知後來發現,那姑娘沒有死,竟然不見了,連帶的,那兩個下人也失了蹤影。

  周大谟吓得在家裡發了好幾日脾氣,陳氏的日子也不好過。别說孫氏沒有給她下帖子,即便是下了,她也是不來的。

  孫氏不知道她要說什麼,便道,“來了,坐了一會兒就走了。”

  孫氏的本意不太想多談謝知微,誰知,陳氏也沒有聽出來,“你也别怪她年輕不懂事,不給你擡樁,她年紀小,從來沒有吃過虧,性子難免桀骜了些。你這裡辦事,她能來都已經是夠給面子的了。”

  孫氏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問陳氏,“太太今日來,是有什麼事嗎?”

  陳氏笑了一下,“郡主今日是一個人來的,還是和崔家那個和離的表姑娘一起來的?”

  孫氏有些後悔自己多嘴問了,但都到了這一步了,她便索性道,“是和崔家姑娘一起來的。”

  “你覺得崔家姑娘如何?”陳氏神秘兮兮地問。

  “自然是不錯。”

  開什麼玩笑,崔家的嫡長女,哪怕是和離了,也不是人人都攀得上的,沒看到郡主對她表姐那麼好,兩人那麼親熱?

  “我是想着,能不能請你牽個線搭個橋,我那個不争氣的弟弟,弟妹不是死了好幾年了嗎,我給他物色不少,高不成低不就的,以前又是嫌棄人家門第不高,又是嫌棄長得不好,如今對崔家那姑娘倒是一見鐘情……”

  孫氏倒抽了一口涼氣,恨不得把陳氏的嘴給捂起來,她朝屋裡的丫鬟使了個眼色,丫鬟們忙不聲不響地退了出去。

  “周太太,這話可不能随便亂說,一個女人的名聲那是比性命都要重,您這話快别說了。”

  陳氏忙住了嘴,想了想又繼續道,“我是想你能不能幫我去問問,我那弟弟,雖說身上沒有功名,可他能幹,我侄兒也有十來歲了,崔姑娘見過,她一來,就有兒子喊她母親,這都是多現成的便宜啊!”

  孫氏可真是為難死了,周大谟一個從二品,她夫君隻是從四品,眼見陳氏盯着她,等着她的回話,孫氏不得不道,“這事兒,我隻能說找個機會,探探崔姑娘的口氣。”

  陳氏很不滿,“你是覺得我弟弟配不上她?我弟弟在城南有一座宅子,在京城還有兩個鋪子和門面,她若是答應了這門親事,進門就是當家做主的太太,将來成親,也是行正妻之禮,名分上絕不會虧待了她就是。”

  孫氏讪讪地道,“并不是說這些,我是聽說,崔姑娘沒打算再醮,所以太太尋思的這事兒,恐怕要徐徐圖之。”

  孫氏本就是推脫之辭,她也聽說了,端憲郡主可不是個吃素的,再,她昨日夜裡聽夫君說了,城中有傳言,周大谟次子性子怪癖,做出種種殘害女子之事,恐怕被郡主知道了。

  孫氏好不容易将陳氏送走,尋思着,陳氏謀求這些,是真的為弟弟尋個再醮之婦,還是别有用意?

  陳氏回到了别院,周大谟在屋子緊張地來回踱步,聽說陳氏回來了,忙轉身望過來,陳氏沖上去,抓住了周大谟的手,“事兒成了,孫氏說了,她幫忙去周旋,把這事兒辦成。”

  周大谟忙拉着陳氏坐下,“你和我細說說,她到底怎麼說的?”

  陳氏回憶着孫氏的話,将兩人的話你來我往的,說了一遍,道,“她大約是不想做成這件事,可老爺也知道,這事兒可由不得她不答應。”

  周大谟依然心頭難安,他沉吟良久,怒道,“哼,閹人誤國,他不在皇上身邊服侍,竟然無旨出京,内閣那幫廢物們,不知道怎麼辦事的,荒唐,實乃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