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7頁)

  “你跟郡主說,這些事兒,讓她安排蕭恪去做,或是讓蕭惟跑腿都行,不必跟我說了。”

  花楹便應了聲“是”,一面服侍襄王寬衣,一面道,“郡主也是安排得再妥當不過了,之前工部沒有安置王府,郡主還急得不得了,兩個孩子的婚期又湊在一塊兒,郡主也還是能想到這麼多。”

  襄王的心情好很多,笑道,“謝家不愧是數百年的詩禮世家啊,這麼好的嫡長女,嫁給我兒子,呵呵,也難怪謝眺那老東西每次看到本王就不順眼。”

  花楹也不由得笑道,“妾身從來不見娘娘誇誰行事妥當,卻對郡主贊不絕口。”

  “那是,也不看看阿恂是誰養大的,當初,阿恂挑上了這個媳婦,本王就覺得,嘿,這小子,眼力勁兒像我,知道挑媳婦要挑好的。”

  次日,謝知微來給容氏請安,花楹正好在,将襄王的話帶到了,謝知微松了一口氣,雖說父王不會怪罪她,但父王越是對他們好,他們越是不能不孝順。

  王府既然已經拾掇好了,謝知微上午将绫華婚事上的事安頓好,因遵從的不是宮裡的禮數,準備如尋常人家的女兒出嫁一樣,便要在家裡擺席請酒,提前要搭棚試竈,家裡的廚子肯定不夠,要去外面酒樓裡請幫廚,菜單如何拟,食材要提前買。

  這些管事們肯定是不能定奪的,她說了要求,讓人大緻拟個章程出來。

  下午,謝知微一行人去看了修葺好的王府,一概按照王府的規制。

  澄清坊這邊一共十來座王府,都是之前北契的王爺們在這裡置辦的家當,北契沿用的是大雍的官制和禮制,王府的建制也和大雍相當,需要改造的地方不多。

  原本禮部是讓襄王來挑一座王府的,雖說襄王是王爺,但因了和蕭恂的關系,他的地位超然,又有蕭恂發了話,禮部不敢怠慢。

  襄王卻對這些不甚在意,對崔應卿道,“本王哪有這個閑情逸緻來操心這個事?有什麼事,你去找郡主,郡主來安置就好了。”

  襄王覺得,自從莊氏死了之後,謝知微當家,一切都再順當不過了,他對這個兒媳婦滿意極了,絲毫不覺得,挑選王府這件事,不應該由謝知微操心。

  謝知微卻不敢耽誤了,眼看蕭恪的婚事近了,绫華從現在的宅子裡出閣,已經是夠委屈了,蕭恪難道還要先在這邊成婚了,再搬過去?

  那就太不好了。

  謝知微便領了容氏和花楹,還有蕭靈愫、蕭恪和蕭惟等來看王府,工部的明安一一給謝知微介紹這幾座王府。

  “一共十座,眼下因為大殿這邊的工期也很趕,就按照之前王爺的意思,先修了兩三座。”

  “明大人先說說,我們看哪一座吧,總不能三座都看,有沒有圖?要是有圖的話,我們先看圖,挑一座大家都滿意的,再實地看,都看的話,怕是看不完。”

  明安忙道,“郡主說的是,圖是有的。”

  說着,他忙讓人把圖送上來,謝知微一眼就看中了一座面積較大,地段又不錯了,不過,這王府不是她住,她想聽聽其他人的意思。

  容氏也看了看,她指了一座,“就這個吧!”

  謝知微忙笑道,“我和母親的意思一樣,不過,二弟和四弟,你們也說說你們的意見。”

  蕭恪沒什麼意見,蕭惟道,“都聽嫂嫂的。”

  明安松了一口氣,他當初可是把十座王府都看過了,才着重讓人修葺了這一座,其他的兩座雖然規制都一樣,但規模還是要小很多。

  眼下,襄王府的人都很滿意,他也就放心了。

  謝知微衆人又去王府裡看過了,到處都是一新,牆壁和門窗都重新粉刷過了,屋頂上也重新蓋了琉璃瓦,院子裡的花草都經過了打理,家具也一清,随時都能搬進來。

  謝知微便道,“不如現在把院子分了,你們三人自己安置着把自己的東西搬進來?”

  她擔心後面她實在是沒有時間張羅這些。

  中路正堂和正院是要留給襄王的,這個不能動,餘下的,緊挨着正院的左右各兩座院子,是要留給側妃,容氏便點了左路第一座離正院最近的給花楹,“你住這裡。”

  花楹忙應下。

  左路一共四座院子,蕭恪是世子,理所當然地住第一進,謝知微見第四進院子着實太遠了一些,便提議蕭惟住第二進院子,“這裡離花楹姑姑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