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4頁)

  回到院子裡,餘氏獨自坐了很久,身邊的嬷嬷給她出主意,“橫豎王爺也沒有帶信回來,世子成親,有郡主張羅着,側妃去了也隻是打下手,咱們把該給的禮送過去,就完事了。一時半刻,也不必急着往那邊搬,您看,這樣可好?”

  餘氏還沒有來得及做決定,女兒便來了,蕭靈憬眼看十四歲,如今還沒有說親。

  王府裡沒有正妃,餘氏好不容易掌中饋,原想着,要是有什麼宴請,她能帶女兒多出去走走。

  往年辦春酒,四季花會都挺多的,誰想,這兩年,京城裡竟沒多少人家宴請。即便有些人家婚喪嫁娶,洗三滿月酒,就算給王府送來了帖子,她帶着女兒去了,也沒有多少人搭理。

  她身份上還是差了些。

  王爺不在家,别人巴結她,王爺也看不到,何必和妾室多糾纏呢?

  蕭靈憬一看母親皺着眉頭,很是不解,“娘,郡主讓人送來了信,那邊的王府已經修葺好了,咱們可以搬過去了,您怎麼還不高興呢?”

  謝知微讓人帶了信來,不過,帶的是口信,屋子裡外服侍的丫鬟婆子們都聽到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滿王府就沒有不知道的。

  餘氏愁死了,她想了想,還是跟女兒實話實說,“世子很快就娶妻了,将來王府肯定是要交給世子妃,母親過去了,家裡的事都說不上話,也不像現在,你要是想要個什麼,開口我就能替你弄到。”

  蕭靈憬這才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她想到自從母親當家主事之後,她的衣服首飾比起以前要多很多,每次穿出去,二姐姐和四妹妹雖然不說什麼,但她還是能看到她們眼底的羨慕。

  “母親,那我們就不搬過去了,她們搬不搬,随她們去。”

  餘氏決定問一下馬側妃和鐘側妃她們,要是能夠約好了都不搬,維持現在這個樣子,事情就好辦多了。

  鐘側妃這邊得到了消息,她跪在小佛堂裡發呆,好似佛祖能夠幫她決定這件事一樣。

  蕭靈悅從外面進來,問了嬷嬷,“母親呢?”

  嬷嬷朝裡邊看了一眼,“側妃在禮佛,已經進去一個時辰了。”

  蕭靈悅已經十歲了,懂了很多事,她穿着一件袖子都短了的夏衫,走到小佛堂門口看了一眼,見母親雙手合十,盯着佛像看,她便退了出來,問道,“母親可有說過是去燕京城還是留在府中?”

  郡主讓人帶了口信來,隻說那邊王府已經可以搬進去住了,若是她們要搬,現在就可以搬,那言外之意,豈不是若不想搬過去,還是可不搬。

  嬷嬷知道側妃不是個操心的人,便問蕭靈悅,“側妃并沒有說,不過,四姑娘是如何想的?”

  蕭靈悅來這裡,便是和母親商量的,她端起丫鬟奉上來的茶喝了一口,“自然還是要搬過去的。”

  留在這裡算怎麼回事?她去年入了環溪園的女學,跟着林月英學琴。

  聽說郡主已經邀請四位女大家去燕京城裡辦女學,地點都選好了,在禦花園後邊的桃源書院,四位女大家已經動心了,最近每天都在商量着盡快搬過去。

  京城這邊的女學,雖然是曾經的皇後娘娘提議開的,除了出地兒,她活着的時候,就一兩銀子都不曾出,這幾年要不是謝家,這女學早就開不下去了。

  她問過先生,郡主為何要邀請她們去燕京城辦女學,先生說,将來京城應當會挪到燕京城去,她們現在去,跟着她們去的人,不說很多吧,總要有一兩個,能跟過去多少,就是多少。

  說來說去,先生們還是在幫郡主。

  她們看重的是郡主這個人,而她,無論如何都是郡主的小姑子,不說幫大哥,父王在那邊,哪怕是盡孝道,她也應當搬到燕京城去,而不是遠遠地在這邊呆着。

  鐘氏聽到女兒的聲音,醒過神來,她起身的時候,雙.腿發麻,差點摔了,撐在地上好一會兒,慢慢起身。

  蕭靈悅聽到了小佛堂裡的動靜,忙過來,扶着母親起了身,“母親,您年歲大了,以後還是不要一跪就跪這麼長時間,要是有個什麼事,佛祖在天上看到了會過意不去。”

  鐘側妃笑了笑,“你怎麼過來了?”

  “女兒是聽說,燕京那邊來信了,過來問母親,我們什麼時候動身啟程?”

  鐘側妃驚愣餓了一下,“你想搬過去嗎?”

  “母親不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