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6頁)

  馬側妃和鐘側妃是毫不猶豫會去燕京城的,事兒訂下之後,兩人便去收拾箱籠了,大約四五天功夫,就會起身。

  餘側妃帶着女兒回到了院子裡,才進門,蕭靈憬就道,“娘,要不,您和我留在這邊吧,女兒不想去燕京城,那裡人生地不熟的,女兒怕去了,受欺負。”

  餘側妃笑了一下,“誰會欺負你?你怎麼說都是王爺的女兒,如今誰敢欺負你?”

  “怎麼沒有?”蕭靈憬拉着母親的手,晃了晃,“都是王爺的女兒,為何大姐是郡主,我就不是?”

  她嘟起嘴,看着母親,餘側妃臉上的笑便顯得有些僵硬了,之前王爺連嫡女都顧不上,哪裡還會想到庶女,她們這些人也就計較不起來,畢竟,無論如何,都越不過嫡女去。

  現在,蕭靈愫是郡主了,可她的女兒,什麼都不是。

  想到這裡,餘側妃便下定了決心,“那就不去,我們娘兒倆,就住在這裡好了。”

  消息傳到了燕京城,謝知微得知馬側妃和鐘側妃都帶了人過來,一面讓杜桂去跟已經搬到王府裡的花側妃說,讓她張羅着院子,好安置過來的人,一面則尋思,餘側妃和蕭靈憬兩人不搬過來,在那邊是怎麼回事?

  秋嬷嬷見郡主愁得眉頭都皺起來了,不由得很是心疼,沉吟道,“想必是當家當習慣了。若是過來了,這襄王府的家,可輪不到一個側妃當。隻是,就母女二人在那邊,王府的護衛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萬一有個什麼事,豈不是郡主的罪過?”

  謝知微便問杜桂,“有沒有說為什麼不搬過來?”

  杜桂道,“據回來的管事回話,說是餘側妃這兩年管家太辛苦了,身子不好,這麼來回,舟車勞頓,怕吃不消。”

  謝知微笑了一下,對秋嬷嬷道,“說不準兒就是被您說中了,連管家的話都拿出來說了,這事兒,我也做不得準了,我得問問父王去。”

  謝知微讓人套了馬車,去了襄王府,聽說襄王不在,便先去花楹姑姑那裡說話,不到一盞茶的功夫,王爺回來了,聽說謝知微來了,便過來。

  見過禮後,謝知微對襄王道,“父王,媳婦讓人去接京城那邊王府的三位側妃和弟弟妹妹們,今日負責這事的管事回來了,說是馬側妃和鐘側妃願意帶着弟弟妹妹們過來服侍父王,餘側妃和三妹妹決定就留在那邊。”

  襄王皺了一下眉頭,沒當回事,“不來就不來!難不成還要本王去請不成?”

  謝知微就知道會是這樣,笑道,“父王,您在這邊王府,自然是以您為重,眼下王府的人手不夠,媳婦的意思,還是要從京城王府調集一些人手過來服侍。媳婦就在那邊留兩個廚房上的人,負責王府的灑掃,多留些護衛,其他的人就讓跟着一起過來吧?”

  襄王擺擺手,不耐煩地道,“你安排就好,你一向妥當,這些事,不必和我商量。”

第814章

菲薄

  襄王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在袖子裡摸了摸,摸出了一塊未經過雕琢的蜜蠟遞給謝知微,“老大媳婦,這是父王今日從一家古玩店淘來的,你找個珠寶鋪子的師傅幫你雕琢一個手串或是什麼的戴。”

  謝知微看着襄王掌心裡的一塊嬰兒拳頭般大小的石頭,一時間感動不已,丫鬟正要上前将那蜜蠟接過來,謝知微擡手攔住,親自接了,起身,極為感動道,“多謝父王!”

  “謝什麼,這個家要不是你,父王也沒那麼省心。你若有心感謝父王,就幫老四和大姑娘尋一門好親事,父王将來好好賞你!”

  謝知微忙道,“父王,兒媳正有個好人選,是關于大姑娘的,要跟父王說。”

  “誰呀?”襄王來了興趣,旁邊,蕭靈愫起身避去了次間。

  “楚州陳敏叛亂,先是把二皇子關押起來了,準備挾皇子以令諸侯,顧家父子冒着生命危險把消息遞出來,又護送二皇子妃去了京城,媳婦前些日子見了那顧家父子,見大公子品貌非凡,想着人打聽一下,若是行為端正,是個重情重義的,便讓父王看看?”

  “你是說顧家啊?我以前打過交道,顧璘兩榜進士,官做到了刑部尚書,為官嘛,也是清正,後來說是身體不好,辭官回家了,居然也活了這麼多年。顧岩是兩榜進士,他們家别的不說,子孫都是會讀書的。”

  襄王說到這裡,問謝知微,“你大姑子大字不識一個,嫁到人家家裡去,不被人笑話?将來生個孩子,像咱們蕭家人這麼蠢,人家顧家人不得恨死咱們了?”

  蕭靈愫在次間聽着,臉燒得都發燙了。

  謝知微張了張嘴,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還是花楹在旁邊道,“王爺,怎麼能這麼說孩子們呢?女子無才便是德,更何況,大姑娘哪裡大字不識一個,妾身瞧着,大姑娘的花樣子畫得着實不錯。”

  襄王擺擺手,讓她不要多嘴的意思,對謝知微道,“當然,我不是說顧家公子不好,要是你大姑子和顧家大公子能看對眼,我這當父親的是沒什麼意見的。”

  謝知微将滿肚子要說的話,咽下了下去,“父王,這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媳婦怎麼做出那種強買強賣的事呢,若是顧家大公子還不錯的話,媳婦會安排顧家大公子和大妹妹相看,看對眼了,才會說後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