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6頁)

  太皇太後宣清河郡王進宮,結果,旨意到了郡王府裡,說是清河郡王出京了,今日才回來,太皇太後就很不高興,眼下還是給先帝守孝呢,清河郡王什麼事忙成這樣?

  别人不給先帝守孝,難道身為先帝的兒子,也不給先帝守孝嗎?

  蕭昶曜出京是和高斌一起去巡視京郊附近的水利,他和高斌乃是志同道合之人,說起話來格外投機,不知不覺就耽誤了回宮的時間。

  等太皇太後的人來清河郡王府傳旨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撥了。

  崔南嘉抱着阿菟去蘭萱堂給方氏請安,“母妃,也不知道太皇太後有什麼事,今日已經是第二次來人宣旨,讓郡王爺即刻進宮。”

  方氏從陪都進京就被蕭昶曜接進了府中,初時,蕭昶曜還擔心蕭恂為難,若是把方氏控制在宮裡,捏在他自己的手裡,自己怕是不得法,誰知,到底是他多慮了。

  蕭恂回了京即刻就封了敬嫔為靜太妃。

  方氏一心向佛,往日裡萬事不問,隻每日裡想見一見孫子,看到阿菟來,高興得不得了,才把孩子抱在懷裡,聽崔南嘉這麼一說,她的臉就沉下來了。

  阿菟很乖,也很會察言觀色,忙問道,“祖母,誰欺負您了,阿菟打他!”

  方氏被孩子逗得笑起來了,“好,等阿菟長大了,祖母告訴阿菟,阿菟幫祖母打她。”

  她說着就把孩子給了香稠,示意她抱出去玩,她扶了自己的額頭,靠在羅漢床上,臉色說不好就不好了,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吓得崔南嘉大驚失色,“母妃,您怎麼樣了?”

  “我怕是有些不好,你去把府醫請來,再就是派人守在城門口,若是阿曜進城,你讓他趕緊回來,不要耽擱!”

  這說的,就好似要蕭昶曜盡快趕回來給她送終,縱然崔南嘉心頭千百個疑惑,她也顧不得許多,讓人扶着太妃去了内室。

  蕭昶曜快馬加鞭回來,剛剛進了正陽門就被兩撥人攔住了,一撥是太皇太後宮裡的,一撥是郡王府裡出來的。

  “太皇太後有旨,清河郡王回城即刻進宮觐見!”

  “郡王爺,太妃娘娘身子不适,急着見您!”

  蕭昶曜來不及思索,便對宮裡的人一拱手,“母親有疾,當兒子的不得不回去見母親一面,皇祖母那裡若有急事,待本王給母親侍疾之後再進宮請罪!”

  說完,他翻身上了馬,朝澄清坊飛奔而去,前來傳旨的太監面面相觑,簡直是不敢相信。

  其實,蕭昶曜是個直腸子,也沒有多想,太皇太後無非是要他進宮做點什麼事,他還未必辦得成,可母親那裡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耽擱的。

  他還記得他小時候很想念母親,每次他格外想念的時候,母親都會很突然地出現在他的眼面前,偷偷地給他遞一點碎銀子,或是一些吃食,偶爾一件衣服,都要悄悄兒地告訴他,先藏起來,等内侍們不注意的時候再拿出來穿。

  有一次,他連着十天都沒有看到母嫔了,很着急,他在福甯殿附近左右轉,直到一個小太監偷偷地告訴他,母嫔生病了。

  他不管不顧地沖進了福甯殿,卻不知道哪個殿是母嫔的,還是香稠姑姑出來将他帶走,告訴他,母嫔隻是稍感風寒,并無大礙,還将一包窩絲糖遞給他。

  很久後,他才知道,那窩絲糖是母嫔聽他說,大公主在外頭買了窩絲糖回來吃,他去給皇後娘娘請安看到了,他還說沒有吃過,他自己都忘了,母嫔卻記在了心裡。

  蕭昶曜在門口下馬,來不及換口氣就沖了進去,皇上派來探望的使臣已經到了,皇後娘娘托人送來了藥材,還說若是不好,讓崔家的三公子過來幫忙看看。

  “母親,兒子該死,兒子昨天應當回來的!”蕭昶曜跪在床榻前,悔不欲生。

  “回來了就好!”方太妃伸出手握住了兒子的手,她朝崔南嘉使了個眼色,崔南疆忙将屋子裡的人都帶出去,體貼地關上了門。

  蕭昶曜擡起頭來,看到方太妃略有些蒼白的臉,心裡充滿了疑惑。

  “你起來坐着說話。”方太妃欲起身,蕭昶曜忙将一個大迎枕拿過來發,放在了母妃的身後。

  “你出門這兩天,太皇太後兩次派人宣你進宮,不知你做何想?”方太妃問道。

  蕭昶曜渾身一哆嗦,他低下了頭,“母妃,剛才在正陽門門口,兒子也遇到了宮裡宣旨的人,兒子惦記母親,才不顧一切地回來了。”

  方太妃松了一口氣,“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