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6頁)

目前用的特種鋼就無法再滿足要求,必須研究生産出屈服強度至少為130—240Ksi的新型材料。

這才是困擾汪老幾人的難題,至于大黑魚舒适性設計什麼的,隻要解決了特種材料,那些都沒問題。

“汪老,這是董事長的最低要求,如果我們辦不到,他就親自接手。”周存坦言道。

也許汪老還不清楚陸慎為的脾性,但他可太知道了。

陸董敢這麼要求,心底肯定已經有合适的解決方案。

汪老一聽這話急了:“什麼叫?周總,您可以說我們沒有想象力,但您不能否定我們搞設計的決心。”

“不就是誇張點嗎?周總放心,既然董事長明确指示,我們新搞出來的圖紙尺寸肯定不比老大哥941型戰略核潛艇小!”汪老保證道。

941型戰略核潛艇是毛熊海軍最大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也是截至目前藍星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是典型的冷庫戰争期間的産物。

其首艇于77年開工建造,81年建成服役,最後一艘于89年服役。

前後共建造6艘,最後一艘于四年前退役。

按照汪老構想,巨龍鋼鐵集團設計的新款核潛艇肯定比它還要大,但又能解決水下自持力不足,噪音過大,航電系統老舊等問題。

周存重重點頭:“這些事兒全仰仗幾位專家。”

“那是自然,但醜話說在前頭,搞設計我們沒問題,但生産我們不負責。”汪老叮囑道。

發揮想象力搞一艘超級核潛艇出來,沒什麼技術難度,關鍵是怎麼造出來?

第一個難點就是新材料的強度,其次這麼大尺寸的核動力潛艇内置反應爐肯定不會小。

怎麼排列設計?如何将多餘的熱量排出去?

還有全新的航電系統以及潛艇自适應循環系統,超過5萬噸級的核潛艇,至少配備各類人員220名。

這些人之間怎麼協調?工作區域與生活區域怎麼劃分?

要求自持力不低于120天,小半年都待在海裡,如果生活問題解決不好,哪怕超人來了也會瘋掉。

“汪老,生産的問題咱們再說,先把設計搞好。”周存點頭道。

從設計投标,再到中标細化方案,最後到生産階段,沒有一年半載怎麼可能。

這麼久時間肯定能把生産方案搞定。

巨龍鋼鐵集團忙着搞新核潛艇設計,而達利安造船廠等幾家重型船舶集團也沒閑着。

隔天,陸慎為拿到了全新的設計參數。

他拍了拍周存肩膀:“這看起來才像回事兒。”

“董事長,設計是設計,但要造出來難度還不小,其中特種材料的強……”

陸慎為打斷道:“這個先不提,把标書做好,過兩天和我去一趟濱海。”

“您真要拿這個投标?”

“有問題嗎?先把項目拿下來再說。”

隻要拿下設計合同,達利安造船廠他們就要付給巨龍鋼鐵集團60億。

項目給誰幹不是幹?為什麼不能給巨龍鋼鐵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