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頁)

“300噸起步?你老家夥真是鼠膽,要我說至少350噸起步!如果機身背部能負重的話,至少400噸起步!”

幾位空軍裝備專家都快吵起來,卻聽主席台上陸慎為高亢道:“曾經的安225夢幻運輸機号稱全球最大,現在我們站在紅色故人的肩膀上更進一步。”

“乾鲲超大型空天兩用運輸機做到了機身長106米,翼展110米,高度24米的誇張尺寸。”

“遠超藍星現役所有運輸機,并且比我們的參照對象安225運輸機還大一圈。”

陸慎為話音剛落,觀禮台瞬間爆炸激烈的議論聲。

“假的吧?機身長度、翼展、高度均超過安225運輸機,他怎麼做到的?”

“這下負重起碼250噸起步,不然太對不起這尺寸。”

“我也覺得是,載重至少300噸起步才成。”

專家們喋喋不休,陸慎為侃侃而談。

“為了匹配大尺寸機身,巨龍鋼鐵集團技術團隊基于DT18發動機改造升級出全新一代龍翼渦扇發動機,單台60噸推力!”

“這……單台推力60噸?”

“比現在的重型火箭發動機推力還大,他怎麼搞出來的?”

沈參同看向程總:“你們提供的技術?”

衆所周知CF集團的渦扇20發動機全球領先,如今Y20改進款用的就是這款發動機。

“你可真擡舉我,但凡我能想到這茬,渦扇20發動機全套技術免費向巨龍鋼鐵集團開放。”程總無奈道。

多好的機會搭上巨龍鋼鐵集團快車,可事先他壓根兒不知道呀。

“真不是你們?難不成是XF集團?”

席總擺手道:“也不是我,我要有這技術,壓着你們倆打。”

“你小子,幸好技術掌握在人家陸董手裡。”

“單台發動機推力60噸,至少會配備6台,梯子布局。”

三位老總争論沒個結果,陸慎為就揭曉了答案。

“為最大限度提升運載能力,我們一次性配置了8台龍翼發動機,實現?貨艙最大載重580噸,機身頂部最大載重600噸,最大起飛重量850噸。”

“什麼?!!!最大起飛重量850噸?”

“我的天哪,貨艙最大載重580噸,一次性空運一個連隊的99G主戰坦克,甚還有富餘裕。”

“現在我有點相信,不是你們兩家提供的技術支持。”

“我們兩家?你可太瞧得起我們。”

“我現在甚至懷疑,陸慎為說什麼從安225運輸機上學習的技術,這話壓根兒就是騙人的,乾鲲超大型運輸機肯定是它們全自研的。”

“你們想想,這運載能力直接比安225強一倍,怎麼魔改都不可能實現吧?”

“别急,聽陸董怎麼說。”

台上陸慎為繼續介紹:“作為全球最大的運輸機,乾鲲運輸機的貨艙設計非常平整。”

“全長75米,最大寬度12.5米,底闆寬度9.8米,高度8.5米,能夠容納現役各類火炮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