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9頁)

陸慎為話音剛落,太空部隊的專家們坐不住了。

“真要搞航天飛機?投入可是無底洞。”

“超大型運輸機研發不是無底洞嗎?人家陸董是不是搞出來了?”

“不要小看巨龍鋼鐵集團的技術儲備,陸董掏掏口袋就能搞成。”

“有這精力用來研究可重複使用的重型火箭不好嗎?幹嘛要另辟蹊徑?”

“照你這麼說,巨龍鋼鐵集團幹脆解散了呗?”

“我就這麼一說,讨論還不讓人說話嗎?”

“乾鲲運輸機已經有了,我認為可以沖一沖搞航天飛機,都是成熟方案。”

“不花你家經費,你當然不心疼,人家陸董請咱們過來就是論證這事兒的經濟性與可行性,别站着說話不腰疼。”

有站在經濟成本考慮的,也有站在技術層面說道的。

“集思廣益才能讓龍夏航天技術走得更遠,我不怕批評,就怕大家有畏難情緒不肯開口。”

真理是越辯越明的,對吵嚷聲陸慎為絲毫不以為意,吵得越激烈,找出的問題也就越多。

“陸董,我想問問貴集團在航天飛機上技術積累有多少?”

“目前嗎?目前隻有建造大飛機的經驗。”

“如果是這樣,我不建議您直接搞航天飛機,還是先用神州系列飛船載人上天的好。”

楊總師當年就是搭乘神州系列飛船上的天,近十幾年龍夏載人航天也都是依靠神州飛船。

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檢驗,用乾鲲運輸機投送神州飛船上天更為妥當。

“技術對于巨龍鋼鐵集團而言不是難點,說俗點我投項目隻看有沒有錢賺,能不能持續回款。”陸慎為解釋道。

别人考慮技術難度,可在陸慎為這兒,壓根是個僞命題。

唯一難度就是錢不夠,兌換不了技術工藝圖。

“如果技術上沒有阻礙,航天飛機當然更合适。”航天專家點頭道。

當年暴風雪、弟倫比亞為什麼最終停飛?還不是技術難度太高,後期維護成本過大。

加上頻頻發生事故,隻能擱置。

空軍專家問道:“在我看來傳統航天飛機研發周期長,您第二個方案是什麼?需要對比才知道哪個方案更可靠。”

“如果技術上沒有難度,僅是資金上的問題,太空部隊支持航天飛機計劃。”

太空部隊專家們一琢磨,還是先定下航天飛機計劃再說,免得被搶。

陸慎為聞言看向空軍專家:“空軍方面也是這意思?”

幾位老專家看向徐雷,後者擺手道:“我現在是行政領導,不能幹涉專家意見,有什麼想法自己說。”

“還是先聽聽第二個方案。”

航天飛機空軍用不上,别看老專家們一副操碎了心的模樣,可誰還能沒點小九九?

看看航空航天集團的鄭東方,也沒比他們厲害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