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1頁)

兇悍的攻城坦克闖入領導們眼簾,它外形科幻,造型硬朗。

迷彩塗裝,粗壯主炮将它兇悍的基因印刻在每一斤特種鋼材中。

“這是……坦克?”

“次時代坦克?我看你這是第四代坦克吧?”

“樣子誇張了點,但還能看出來坦克外形。”

藍星當前陸戰服役的大都是第三代坦克,像是鷹醬的M1A2,漢斯貓的豹2,毛熊的T-90,龍夏的99G。

三代坦克在火力、防護和機動性方面比二代坦克都有顯著提升,采用更先進的火控系統、複合裝甲和動力系統。

像是龍夏主力坦克99G已經裝備了最新的火控系統、複合裝甲和強大的動力系統,經常在坦克大賽中拔得頭籌。

但關于第四代坦克,陸軍裝備專家們的看法卻大相徑庭。

尤其是兩毛戰争開打以來,關于坦克無用論的觀點甚嚣塵上,更别提什麼研發新坦克。

不過争論歸争論,藍星研究第四代坦克的國家也不在少數。

像是毛熊的T-14“阿瑪塔”,鷹醬的艾布拉姆斯X征服者,漢斯貓家裡的KF-51“黑豹”都是按照新世代坦克來設計規劃的。

“四代坦克?如果領導們都這麼想,那可太小看巨龍鋼鐵集團的野心。”陳光正色道。

領導們面面相觑:“你小子别一會兒把牛皮吹破了,我們這些老家夥什麼裝備沒見過?”

“所以各位領導見過變形坦克嗎?”

變形坦克?什麼意思?

“可變形坦克?這個怎麼講?”

“不要賣弄,我們的時間可不多。”

陳光收起笑容:“目前各國研發的四代坦克都是在無人化、信息化、模塊上尋求突破。”

身為陸軍裝備中心主任,陳光曾收集過各國四代坦克研發資料。

T-14“阿瑪塔”用上了無人炮塔設計,艾布拉姆斯X則強調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而漢斯貓的KF-51“黑豹”則注重模塊化和無人駕駛。

“巨龍鋼鐵集團的攻城坦克更加标新立異,它在集合信息智能化、無人模塊化的基礎上,給坦克增加了變形功能。”

“按照陸慎為的構想,攻城坦克将配備更加恐怖的火力,常規狀态下的主炮擁有60公裡射程。”

“你等會兒,60公裡射程?你小子沒做夢吧?”

“陳光,你現在可是搞軍備的,措辭要嚴謹。”

“60公裡射程是什麼概念,你應該清楚吧?”

“我清楚,但我更相信陸慎為不會信口開河。”

坦克正式在戰争中嶄露頭角是在兩戰期間,普通坦克主炮直射射程相對較短,大約在800米。

而經過幾十年裝備發展,?現代坦克的直射射程顯著增加。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主戰坦克直射距離增加到1500米,而當前比較先進的主戰坦克,如鷹醬的?M1A1、龍夏的99A,其直射距離都在2000米以上,部分情況下甚至能超過3000米。

但大部分坦克有效開火距離大多還是在2000-3000米之間,隻有在這個區間内坦克的?火控系統才能提供較為準确的瞄準和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