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4頁)

“這次一口氣講完,大家不要打斷。”

小島戰術抿了口水,而後娓娓道來。

“銀元之戰”後,龍夏币地位雖得到鞏固,但濱海及全國物價仍未停止上揚。

濱海投機ZB不甘心失敗,轉向糧食、棉紗和煤炭市場,利用物資匮乏大做投機生意,引發又一次全國性漲價高潮。

從49年4月到50年2月這十月間,先後出現四次全國性漲價風潮。

以濱海為例,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批發物價指數上漲23倍。

面對這一情況,财委主任陳大将(時任經濟領導,非陳總)決定以濱海為主戰場,打一場平抑物價的“運動殲滅戰”。

京城總局決定在全國範圍内集中調運一批大米、棉花和布匹,由央媽經委直接掌握,在适當的時候集中抛售,給投機ZB家以毀滅性打擊。

你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更何況,ZB對決的可是主權國家。

49年11月下旬,京城方面先後從三東地區每日調運1000萬噸糧食入關。

中部地區的棉花向東部沿海地區輸送,龍海一線,成百噸的紗布運往秦川等大中城市。

濱海、北津冀、京城、熱幹面鴨脖市、秦川、京南等大中城市都調集了大批的糧食、棉花、布匹和油料。

11月末,當市場物價達到高峰時,京城總局一聲令下,全國各大城市一齊行動,大量物資像潮水一樣湧入市場。

濱海棉紗市場開市後投機商争相搶購,甚至不惜拆借高利貸。

但棉紗公司不斷抛售紗布,且隔一小時跌一次價,濱海紗布價格當日下跌55%。

在糧食供應方面,濱海糧店憑借短期掌握的大量糧食,從私營糧商手中赢得了濱海市場的主動權。

濱海糧食公司在全市設立多處營業所和特約米店,供應量超過批發市場總成交量。

當私營米店将零售價擡至16萬一石時,國營糧食公司抛售價僅8萬元一石,嚴重打擊了投機糧商。

本着痛打落水狗,不給投機商喘息機會。

陳大将乘勝追擊,下令所有國營企業現金一律存入銀行,不得向私營銀行和ZB家貸款。

私營工廠不準關門,照發工人工資。

加緊征稅,不按時納稅的,按3%的稅額處罰。

投機商不僅因價格下跌虧本,還要支付高利貸利息,249家投機商紛紛破産,32家私人錢莊因貸款無法收回宣告倒閉。

50年3月開始,全國物價逐步回落。

一舉結束了物價猛烈上漲、市場混亂的局面,“米棉之戰”取得了完全勝利。

“說這兩個故事隻為證明龍夏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任何試圖做空我們的ZB集團都會慘敗。”小島說道。

“滿大校簽名?巨龍鋼鐵集團咋想的?就不能多造點嗎?”小島牙疼了。

之前兩批龍鳴機甲文創和龍狙他就沒搶到,現在預約抽簽隻有100套,怕是更難中獎。

巨龍鋼鐵集團,技術中心。

黃毛緊盯後台,看着預約數字從兩千突然暴漲到300萬,他眼睛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