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第5頁)

截至06年4月底,仍在開工的97家大豆壓榨企業中,外商獨資或者參股的就有64家之巨。

也就是三分之二的企業在兩年内淪陷,剩下能撐住的多數為國企。

“一戰之後十不存一,要知道之前龍夏本土的大豆企業有1100多家。”

總局長憤怒道:“落後就要挨打,别人玩一次陰謀,直接讓我們倒閉了900多家企業。”

對方消滅了我方90%的有生力量,而且對剩餘的優質資産進行滲透和控制。

滲透率達到三分之二,此後大豆再無力翻盤。

而這批大豆企業的崩潰,加之國内大豆産能依舊疲軟,意味着第一次交手龍夏完敗!

“五神集團的大豆産業鍊在加入了龍夏這塊拼圖後,進化到了全新的維度!”

“他們利用種子貸款以及壟斷大豆貿易的方式,實際掌握了全球70%的大豆資源。”

總局長介紹道:“向龍夏低價傾銷大豆的同時又利用龍夏的大豆加工能力,在加工過程中還能再賺一份利潤。”

國内大豆産業一路沖向了深淵,此後龍夏采購鷹醬大豆逐年遞增。

不光是因為鷹醬大豆便宜和出油率高,最關鍵的是背後股東們的要求。

“大豆産業鍊各層級的利潤被牢牢掌握在國際ZB手裡,隻有龍夏農墾集團、龍糧福滿門這類龍夏國企勉強活下去,他們才代表了國家的利益。”

黃毛聞言嘀咕道:“代表誰的利益很重要嗎?吃誰家的油還不是吃。”

“小夥子問得不錯,和平時期相對不重要,但特殊時期國家對糧食的控制可以定生死。”總局長解釋道。

“新聞裡經常看到糧食危機,國際糧價的波動可以輕易擊垮未能掌握糧食主權的小國。”

“比如毗鄰鷹醬的小國海地亞,動不動就騷亂。”

“有句俗語講得好:離天堂太遠,離鷹醬太近!”

黃毛疑惑道:“領導,咱們都不吃豆油,改吃豬油或者菜籽油不就成了嗎?”

“咱們吃豬油,那我問你,豬吃啥?”總局長笑道。

“這……豬吃飼料。”

“是的,豬吃飼料,而飼料的一大組成部分就是豆粕。”

總局長順着剛才的話說道:“即便已經掌控了我國絕大部分壓榨豆油企業,五神集團仍不肯放我們。”

“太可惡了!”黃毛恨得牙癢癢。

07年,鷹醬産區的幹旱天氣又又又來襲,大豆價格沖上1000鷹分每蒲式耳。

随着大豆價格的起飛,鷹醬豆農擴增大豆種植面積,結果隔年6月鷹醬發生特大洪水。

受災區恰巧包含大豆的主産區,豆農又被淹沒。

一連串巧合事件進一步刺激了大豆價格的瘋漲,大豆期貨價格直接沖上1600鷹分高點。

“當時我們國内的豆粕從2000塊每噸,暴漲到了4300多塊每噸。”

總局長憤怒道:“同期的豆油也跟着起飛,7塊多每升直接飛到13塊。”

要知道此前十多年,國内的糧油價格都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