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深大倒閉之後,他們迫于生計,隻能去西南片區居住了。
正好這時候,秋瑛也回來了。
秋瑛還沒坐下喘口氣呢,又被拉上了。
秋瑛對西南片區比較熟悉,那邊經常發生欠薪的事情。
光是林默了解到的,秋瑛打過的欠薪官司,就有三起了。
秋瑛也很積極,表示可以帶路。
車輛駛出,開始遠離城區,高樓大廈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殘破的平房。
散亂的砌在路邊,沒有任何規劃。
秋瑛解釋道:“西南片區為江海經濟最不發達的區域,起初并不是城區,大量的務工人員自發在這裡搭建棚子居住後,逐漸發展成為了城區...目前一共設置了四個區,為後河區,山嶺區,工廠區,裂地區,常駐人口400萬左右...
在這裡形成了大型聚集地後,江海市政府節省出了一筆錢,給這裡通了自來水和電等等基建設施...”
随着秋瑛的解說,慢慢的車輛駛入了西南片區,仿佛進入了上個世紀。
這裡的基建落後江海其他地區一個檔次。
西南片區的橋頭堡,是一個巨大的勞務市場。
現在天色漸晚,但一眼望去,勞務市場的門口還有大量戴着安全帽,臉色滄桑,衣着陳舊的工人們聚集着。
他們的年紀普遍偏大,好多都是60歲以上的,本來應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現在卻在寒風瑟瑟中等待着一份工資微薄的工作。
秋瑛說道:“這些工人都是散工,那些面包車都是來找工人的,招工沒有勞務合同,選中了直接上車,都是日結。”
整個勞務廣場,停了不少的車輛,一些大腹便便類似老闆一樣的人正在招工。
在這些大腹便便的老闆身前,圍攏了一群工人,他們眼神期盼,期盼自己被選上。
這樣他們今天的收入就有了保證。
“老闆,選我吧,一天隻要80塊錢!”
“老爺子,看起來你都70歲了吧,我可不敢用你。”老闆昂着頭,冷冷道。
“诶。”老人的破損的安全帽下,露出了白發,歎了一口氣,他知道,今天自己又沒有收入了。
這樣的場景在勞務市場各處紛紛上演。
淳樸的工人們如同物品一樣被挑選。
令人痛心的是,工價已經很低了,有老闆喊出了60塊錢一天的。
但工人們不僅沒有嫌棄,反而一擁而上。
秋瑛歎了一口氣說道:“在這裡讨生活的工人年紀都大了,沒有地方要,隻能做散工,多少錢一天他們都願意幹。”
這時候,林默的車窗邊走上來了一個戴着安全帽的奶奶。
她露着笑容,表情中帶着祈求:“老闆,我什麼家務都會幹,裝修,小工也都能做,家常菜也會做,一天隻要50塊錢,包飯就行的。”
林默愣住了。
寒風吹過老奶奶的凍的通紅的臉,她的眼神滿是渴求,看得出來她非常需要這五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