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頁)

不僅如此,這些勞務公司還以極低工時費搶奪了與各種工廠的合作關系。

這些勞務公司的辦法就是,給自己旗下的員工開極高的工資,但是賺的極少,簡單來說,就是勞務公司自己虧錢,旗下的工人賺錢,與其合作的工廠也賺錢。

這種做法就是先虧損占領市場,等霸占市場後,再降低勞工福利,提高給合作工廠的工時費,搞壟斷賺更大的錢。

某滴公司,某團外賣都是這一套打法,前期跟競争對手燒錢,看誰先燒不動。

最終留下錢最多的勝利者霸占市場。

當時的康河也以為這些勞務公司是這樣玩的。

沒辦法,康河隻能跟,不跟的話現在就死。

因為員工已經全部跳槽去了其他勞務公司。

與其合作的各家工廠,也嫌康河開出的勞務費太高了。

所以康河也隻能燒錢,提高員工待遇,而這些錢又是從親朋好友,還有銀行手裡借出來的。

但是燒到後期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這些跟康河燒錢的勞務公司紛紛卷款跑路。

什麼高福利薪資待遇,根本就沒給員工下發,賺了工廠的勞務費後,就直接跑了!

搞得工廠區到處都是抗議和讨薪的工人。

而康河的勞務公司老老實實的發放工資,在這期間赢得了一片喝彩。

就在康河以為松了一口氣,自己赢下了這場商戰後。

又有一批新的勞務公司進入了工廠區。

它們開的福利待遇更高,從合作工廠要的勞務費更低,甚至都不要勞務費!

而這一次,這些勞務公司沒有卷款逃跑,而是一直在燒錢。

真的實現了承諾的高福利待遇。

而在這一輪的競争當中,康河的勞務公司撐不住了。

太燒錢了!

一邊要給旗下的工人發放高福利待遇,另外一邊又在降低收入,一次資金鍊斷裂,出現了欠薪問題。

最終康河在第二輪的勞務公司的競争當中敗下陣來。

但很快,這一批80%的勞務公司也出現了欠薪問題,老闆再次使用傳統藝能,直接攜款跑路。

留下一屁股爛賬給工廠區。

稱之為劣币驅逐良币。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生存下來公司其中就有馬光的君富勞務公司。

并且他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後續的五年當中,工廠區不斷的重複着一輪又一輪的惡性競争與市場洗牌。

君富勞務公司也是在這一次次競争當中積攢下來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