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相應的面容變化。
相比于細胞數值的變化,外表的變化更加的直觀,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慢慢的變得憔悴,到第三年的時候已經骨瘦如柴,像個虛弱的小老頭了。
報告最後總結語是:
接下來,就是其他四個車間的觀察對象報告。
其中兩人患上白血病,一人皮膚癌,一人腎衰竭。
時間差不多是三年,腎衰竭五年。
報告的最後總結語是:
林默将目光放在了“用人成本計算公式”上。
明白了這份數據報告的用途。
既然将員工的患病時間與用人成本結合起來的話。
那很明顯,就是為了節省成本。
怎麼節省成本?
很簡單,隻需要在這個員工患病之前将其開除就行了。
這樣,不僅節省了一大筆防護培訓費用,還能節省給員工的工傷補償。
可謂是一舉兩得。
畢竟員工離職後再患上的病,跟我公司有什麼關系?
你敢起訴我,我一口咬定你的患病誘因是基因,與我工廠無關,就能将員工的維權成本大大提高。
畢竟你又不是在我的工作崗位上查出的病。
而這份數據的用意就是在推算“用人成本計算公式。”
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計算出員工的可利用時間。
足夠精準的話,甚至可以在員工患病前的三個月将其開除。
以達到工作的極限值。
對企業來說越精準,用人的性價比也就越高。
簡單來說,可以類比為“壓榨極限值”
沒有達到這個值,就是人工壓榨還有剩餘。
超過了這個值,就是壓榨過頭,員工患病,企業要進行賠償。
那麼隻要卡在這個極限值上,對公司來說,收益就是最大的!
能想出來這一招的公司,絕對是人渣中的人渣!
在法律層面上,這份報告也很有含金量。
可以證明,未來制造公司的高管們,是了解工廠現狀的,完全可以證明他們是故意不增加防禦設施的,視人命為草芥!
“林律,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