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7頁)

“道觀?我們這裡沒有的,翻過那幾座山頭,山的那邊才有。”村裡老人指着鄰市,鄰市是國内知名的道教聖地。

傅懷瑾已經能發出聲音,有些沙啞地問:“老人家,那村裡有沒有一些離奇或者神奇的事情?”

女便衣翻譯着村裡老人的方言,說道:“阿婆說,是有那麼一件,她很小的時候,聽阿爺說過,山裡有大仙,有一次她阿爺在山裡迷路,誤入了一個神仙地方,吃到了仙果,喝到了仙泉,生活了好幾天,然後莫名其妙就走回了村子裡。她阿爺後來活到了一百歲。

是村子裡最長壽的人。”

長歌和傅懷瑾對視一眼,所謂的仙果仙泉肯定都是當地老人的臆想,不過如果真的有一些奇特之處的話,說明他們找的方向可能是對的。

“那老人家後來還去過那個地方嗎?”

阿婆笑出一臉的皺紋,慈愛地說道:“阿爺後來去找過,再也沒有找到那個地方,村裡其他人也沒有遇到過。村裡人都說我阿爺胡謅的,但是我相信阿爺說的話。”

長歌微微一笑:“我也相信。”

阿婆聞言十分的高興,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進屋去拿了一籃子的零食過來,是她自己烤的牛肉幹,都是實打實的當地黃牛肉烘幹,每一條都烤的又幹又香。

阿婆将籃子裡的好幾條長牛肉幹裝好,往長歌懷裡塞。

長歌錯愕了一下,見老人家滿眼期待地看着她,默默地接了過來,問着女便衣:“這牛肉幹不便宜吧?”

女便衣點頭道:“當地的牛肉幹三斤才能烤成一斤,村民自己烤的話,要更實誠一些,都是實打實的黃牛肉,不是外面用鴨肉和豬肉冒充的那種。”

長歌默然,村裡老人到了晚年,本就生活不富裕,她們過來打探消息,老人家知無不言,還這樣熱情。當地居民真的很淳樸善良。

傅懷瑾湊到她耳邊,低聲說道:“老人家的心意可以收下,我明天安排人給村裡老人們都送點物資過來,不會讓她們吃虧,阿婆送雙份的。”

長歌見他考慮的這樣周全,眼睛微亮,點了點頭。

阿婆見她收下,十分的欣喜,又與她說了一些她阿爺的故事。

傅懷瑾走到一邊打了一個電話,問了問村裡的情況,得知村裡很多都是留守的孤寡老人和孩子,青市本就不富裕,沒有工業支撐,也沒有發展起旅遊業,每年都要富裕的省市救濟,所以村裡老人的生活環境可想而知。

想到這裡極有可能是青山遺址,傅懷瑾低聲說道:“傅家想與青市深度合作,助你們發展文旅,改善這些村民的生活。”

電話那邊,市委的人高興的險些蹦起來,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砸在他們的腦袋上。傅先生和秋老師簡直是村民的貴人。

具體的細則自然不是三兩句話就能談攏的,青山遺址在傅懷瑾心目中極重,他想跟青市深度合作,不僅要改善這些村民的生活質量,還想為消失在曆史長河裡的道門留下點什麼。

傅懷瑾挂了電話,見長歌耐着性子聽阿婆聊着那些往事,走到她身邊,低啞說道:“跟市裡的領導商量過了,明天捐贈的物資就進村。後面傅家在與青市進行深度合作。”

長歌點頭:“算我一份,這筆物資從我的賬上出吧。”

道門對她而言,也是不同的。

傅懷瑾目光溫潤,低低笑道:“好。”

其實她不用分的那麼清楚,他的便是她的,不過長歌對這些外物從不在意,他也沒有再三堅持。

兩人了解了當地的情況,得知民宿老闆介紹的向導是阿婆的兒子,還蠻意外的,跟阿婆告别,這才返回民宿。

因第二天要進山,兩人返回民宿之後,就直接睡下。

長歌夜裡睡的十分安穩,隐隐約約還聽到了鐘聲,一聲聲地敲入心底,讓人十分的甯靜。

第二天醒來,她隻覺得神清氣爽,問傅懷瑾是否聽到了鐘聲。

傅懷瑾微詫異,說道:“沒有,你可能聽到的是你心底的鐘聲。”

他來到此地沒有什麼感悟,反倒是長歌似乎比他更像一個道門弟子,能聽到常人不能聽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