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聞言,眼皮都沒掀,眼不見為淨。當初立誓的時候,蕭霁為了保險,是寫了聖旨,蓋了玉玺的,現在看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蕭霁自然拉不下臉,她也權當不知道。
等過完這個寒冬,到了元和五年就好。
*
宮裡流言傳的沸沸揚揚,蕭霁隔段時間就會留宿朝華殿。
長歌睜一隻閉一隻眼,反正她睡内室,他睡外間,彼此不影響。
隻是時間一久,陛下封後納妃的旨意一直沒下來,宮裡宮外的流言也漸漸止息,反而不少人開始同情起她來。
“現在外面都在說,陛下不肯給您一個名分,您實在是太可憐了。”
“而且有關陛下的那個傳言傳的更真了,都說您就是一個幌子。現在不僅滿朝文武同情您,民間也同情您呢,茶樓酒肆的說書先生還編了段子,還有,還有人寫您跟陛下虐心的二三事呢,賣的可火了。”
宮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說的義憤填膺。這些人知道什麼,明明是她們殿下不願意,陛下甯可睡外間,都要來看她們殿下呢,怎麼就可憐上了?
長歌直接聽笑了。這一屆臣民真的優秀!腦補技能拉滿!
無論外界傳言的多麼荒誕,長歌都沒有放在心上。
她采取的是拖字訣,如今蕭霁上位之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殺了一批貪官,另提拔了一批人才,他手段狠辣,善于心計,麾下将士又兵強馬壯,朝堂官官相護、貪污受賄的情況肅清了不少。
這是新執政者上位的好處之一,新的黨派還未形成,此刻算是近幾十年來最好的時候了。
隻要蕭霁不動心思征戰四方,攻打鄰國,必是能和平幾十年,直到他死。
長歌當初願意立誓留在帝宮,為的就是牽制他,她綁在帝宮,那蕭霁自然也會留在都城,如此也不枉她這幾年一直被困宮闱。
流言紛紛擾擾,由于當事人都無動于衷,漸漸的也就偃旗息鼓。
很快就是元和四年的除夕。
往年的除夕,蕭霁都沒有大辦,今年不知為何要辦一場夜宴。
消息傳到朝華殿時,長歌心裡一突,她現在對除夕夜宴這四個字都有了應激反應,夜宴上發生了多少事情,她已然數不清,看來今年也是有一場大戲。
“陛下那邊派人來說,今年的除夕夜宴,帝姬也要參加,還派人送來了好些的禮物。”宮人興奮地說道,“奴婢看了,那狐裘的大氅,又輕又暖和,雪白漂亮,禦寒最好,帝姬穿上一定會豔驚四座的。”
“陛下還派人送來了好幾套頭面,上面的珍珠有這麼大一顆,金燦燦的,可好看了。”
“奴婢覺得帝姬戴那套翡翠的更好看。”
蕭霁沒有後宮,所以送到朝華殿的都是最好的成色。
長歌早些年對這些珠玉首飾,金銀細軟更是喜歡,因為可以拿來兌換銀票,現在卻覺得不過是物件,這些外物已經不太能打動她。
“都登記造冊,收進庫房吧。”
“是,殿下。”
除夕夜宴,蕭霁請了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和家眷,對于前朝帝姬出席夜宴,早就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原本秋長歌之前就是監國帝姬,到現在朝中還有追随者,陛下登基之後,沒有誅殺舊帝和幼帝兩代帝王,将前朝帝姬留在帝宮就是一個巨大的隐患,現在竟然還要她出席出席夜宴。
這風向十分的不太妙,再結合之前那樣流言蜚語,以及陛下這一段時間出格的言行,衆大臣們心裡直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