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4頁)

蕭缭看見她,百感交集,悲從心來,眼看就要哭出來,結果聽聞這話,破涕為笑,哽咽道:“可不是被狗咬了嗎?”

狗皇帝前些天随便尋了個由頭,打的他皮開肉綻,害他卧床不起,無法去見明歌。

如今他剛能下床,秋慕白那厮就來宣他入宮。

來朝露宮之前,他去了一趟承明殿,那裡圍的跟水桶一般,鐵甲衛看人的眼神都帶刀子,見到陛下重傷卧床,連早朝都沒去,蕭缭這才知曉,昨夜秋慕白遇刺,行刺的正是明歌。

陛下自登基以來,第一次沒上早朝,前朝一片嘩然。

秋慕白那厮,心思深,宣他入宮,卻是要他來見明歌。

第552章

他兩年前就在等她了

和蕭缭一起來的,還有一位道人,那人赫然就是失蹤兩年的跛腳道士。

跛腳道士站在朝露宮的門口,隻露出一雙草鞋,并未進來。

蕭缭順着明歌的視線,看過去,低聲說道:“那位是莫問道長,那年世家祭上,你應當還有印象吧。就在你來盛京的前一個月,莫道長來了盛京,進宮見了陛下,被陛下封為國師,剛才來時,路上偶遇到了國師,國師說路過。”

蕭缭心裡對這位道長還停留在那年小孤山上,兩人夜裡摳腳吃烤紅薯的印象,誰能想到不足三年時光,他成了大盛朝的左都禦史,搶他紅薯吃的跛腳道士成了國師。

莫問在民間的威望很高,身上有一種奇特的能力,秋慕白剛剛登基,最需要的就是借勢,所以直接将莫問封為了國師。

這道士平日裡是從來不上朝,不入宮的,也不住在禦賜的國師府,而是窩在大相國寺跟和尚下棋,蹭吃蹭喝,宛如一個騙子。

今日在宮中偶遇,他還十分的驚訝,不過他急着來見明歌,也就沒有多想,而且這道士也不進朝露宮,隻等在門外,蕭缭就更不在意了。

明歌見那道士坐在朝露宮的門口,從懷中掏出油紙包的酥餅,津津有味地啃着酥餅,喝着小酒,似是在等什麼。

腦海中有靈光一閃而過,但是太快,她一時之間沒有抓住。

明歌收斂心緒,屏退了宮人,與蕭缭坐在庭院的樹下。古茶樹台上,小爐還是冷的,茶碗也是涼的,無心煮茶。

可惜了這套古茶樹台。

蕭缭坐定,說道:“我進宮時,恰巧遇到了秋玉秀,她不是秋慕白找來陪你的嗎?怎麼好端端的出宮了?”

宮裡的一舉一動都别有深意。

明歌淡淡說道:“昨夜我去行刺秋慕白,回來時便與她斷絕了姐妹情誼。這深宮,她離開也好,離得越遠,越安全。”

蕭缭一默,眼圈又有些濕意:“我倒是希望你能自私一些,别總是替他人着想。”

明歌微微一笑:“倒也不是,往後她如何,與我也無關了。你知曉,我們一族,一直信奉世間有輪回,所以不太敢背負因果。我與秋玉秀确實斷了情誼,秋慕白許是聽說了,便放她出宮了。”

蕭缭倒也不惋惜,雖然他自幼就與秋玉秀認識,不過秋家的這位縣主存在感一直很低,就算明歌後來與她情同姐妹,去哪裡都帶着她,他們也見過那麼多次面,蕭缭對她依舊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

現在想來,秋玉秀不過是随波逐流一派,錦上添花的事情不缺她,但是雪中送炭好像又沒她,不那麼聰明,卻又有些小聰明,有些自私,所以相交起來沒那麼舒服。

如今明歌入盛京,旁人隻道她是來享受榮華富貴的,他卻知道明歌是來送死的。

“你緣何去行刺陛下?既然行刺,又……”既然動手又為何沒将人弄死?蕭缭後面的話說不出口。

明歌了然,看着滿牆院的薔薇花,淡淡說道:“謝書讓我去的,說可以告訴我風眠洲的下落,她想讓我跟秋慕白兩敗俱傷,可我因着祖訓,不能殺他。

殺一個帝王,那得背負多少因果,也許我父母族人都會因此付出代價。”

她指着庭院裡的落葉:“樹上掉下一片葉子,葉子落在地上堵住了螞蟻回家的路,螞蟻爬了上去,卻被狂風起來,吹落到了池中,最終螞蟻淹死,它怎會想到一片落葉會要了它的命呢。這便是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