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三前去應門。
隻見一個七八歲的道童打開門,探出腦袋,看見明歌和風三,驚訝地瞪大眼睛,喊道:“師祖,師祖,有人來了,有人來了。”
“那是你師父。”一個道袍破爛,舉着鍋鏟的老道從道觀内出來,沖着明歌笑道,“抱歉呀,小國主,在山裡喝了一壇酒,睡過了頭,等醒來就已經是第十年春了,就沒顧得上去盛京接你。
好在你聰慧,知曉尋過來,年夜飯馬上就好。”
明歌看着那跛腳老道,跪下來朝着他磕了一個頭,喊道:“師父。”
跛腳老道吓了一跳,連忙扶起她,見她如今最後一絲塵緣都被斬盡,真正地入了道門,幽幽歎了一口氣:“既是如此,以後世上就無大月國小國主,隻有青山的夢山道人了。”
世事終究不如人願。
“哎喲,鍋燒焦了。”老道說着火急火燎地舉着鍋鏟就朝廚房奔去,留下目瞪口呆的風三和明歌。
小道童撓着腦袋,嘿嘿笑道:“師祖平時不這樣,今日因為師父來了,師祖高興的很,酒醒了就開始做飯,平時都是我做飯給師祖吃的。”
小道童說着,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明歌,朝明歌規規矩矩地磕了三個頭:“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三拜。師父莫驚訝,我是師祖代替師父收的徒弟。
青山清冷,道觀裡隻有師祖和我兩人。”
明歌看着這早熟聰慧的徒弟,微微一笑。
入道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飯。跛腳老道嗜酒,在山裡一醉便能睡上數年,哪裡會做飯,幾道菜炒的發黑,最後還是風三卷起袖子,親自下廚做飯。
原本以為這道觀既無香火,也無傳人,冬日裡怕是連新鮮蔬菜都沒有,結果沒有想到道觀的廚房内都是堆積了不知多少年的山貨,藥材野菜很多都是風三沒見過的,還有各種新鮮的蔬菜。
風三看的目瞪口呆,三下五除二,做了一桌子素齋。
道門年夜飯,吃的最高興的就是屬莫問道長和小道童,兩人險些吃撐。吃完年夜飯,小道童去洗碗,風三将偌大的道觀逛了一圈,一臉震驚地回來。
“娘子,道觀後面有一處藥圃和一處菜園子,裡面還有一口泉眼,泉水冬暖夏涼,能自動灌溉,那裡的野菜多的吃不完。”
“娘子,道觀後山全是酒,酒香聞着不比春日盡差。”
“娘子,這道觀看上去有數百年,為何這麼多年無人知曉?”
“這個我曉得。師祖說曆代祖師爺都懶得很,尋了一個傳人就不出山了。我也是師祖撿回來的。”小道童洗完碗,跑回來,巴巴地看着明歌,“師父,您以後會收很多徒弟嗎?”
明歌:“不會,有你繼承就足夠。”
小道童歡喜地點了點頭:“那以後我照顧師父,就像照顧師祖那樣。”
明歌微微一笑,從行囊内取出這些天默寫的道門典籍,裡面大多是大月國藏書閣裡的傳承,皆是出自一燈道人之手,也有一些是她自己的感悟。
“這些都是給你的,若是你能參悟這些典籍,就能出師了。”
小道童歡喜地抱着厚厚的一堆典籍,回房中參悟了。
明歌看向風雪道觀,朝着跛腳道人一拜,低聲說道:“夢山不孝,有一事求師父成全。”
老道看着她蒼白灰敗的臉,低低歎氣,說道:“你我雖然隻有三面的師徒之緣,不過你也算是我唯一的徒弟,但有所求,為師定然盡力為之。”
他命中注定隻有一個徒弟,與這徒弟隻有三面之緣,第三面便是她身死之時。他遲遲不去盛京,為的就是想改變這樣的結局,沒有想到她竟然能找到道門所在,是命,也是劫。
風三微楞,三面師徒之緣?這是何意?
明歌微微一笑,從行囊中取出風眠洲的骨灰,低聲說道:“徒兒想将他葬在青山,望青山靈澤之地能助他入輪回,成就聖儒。”
老道一改之前窮困潦倒之态,目光悠遠地看着天地蒼穹道:“天地間早無聖儒,青山靈澤屬于九洲,你想葬誰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