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7頁)

王惜弱是個心思玲珑的,費心組了局,然後邀請娘子去,娘子隻需要去露面即可,也算是幫了大忙。

小草點頭,任憑趙嬷嬷幫她選了衣裳,又妝扮了一番。趙嬷嬷是大長公主身邊的得力老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僅梳的精緻的發髻,還有極高的鑒賞能力,不出一會兒工夫就給小草化了一個清新脫俗的梨花妝,搭配了一身素雅的白色襦裙,搭着鵝黃的披帛,美的水靈又精緻。

小草看着銅鏡裡的自己,也是一愣:“嬷嬷,這樣穿會凍死的吧?”

趙嬷嬷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笑道:“娘子放心,外面罩着狐狸毛的大氅,再帶上兩個小暖爐,咱們全程都是坐馬車去的,馬車内也有炭盆,等到了鳳凰台那邊,日頭正好,照的人暖洋洋的,必然不會讓娘子凍到的。”

要不說王惜弱時間地點選的好,這幾日連着晴天大太陽,鳳凰台那邊地勢高,日照好,周圍沒什麼遮擋,夏日去曬的要死,冬日去卻剛剛好。

小草隻好作罷。嬷嬷這樣費心妝扮她,估計是想讓她一鳴驚人,日後好相看,隻是她怕是要失望了。

“哎呀,時辰正好,娘子,我們快些出發吧,去鳳凰台還要一個時辰呢。王家娘子早早就出發去了。”

小草點頭,也沒有帶侍衛丫鬟,帶着趙嬷嬷,坐馬車前去鳳凰台。

*

鳳凰台在城外十裡地的半山腰,算是泉城的一處名勝古迹。泉城臨海也靠山,山還不少,至于其中最有名的就要屬鳳凰山了。

傳言古籍上有記載,此山曾有鳳凰栖息,故而有名,而鳳凰台便是鳳凰的栖息處,以前隻有一棵老死的鳳凰樹,後來也不知道哪個世家大族出資在枯死的鳳凰樹邊修了遊玩的台子,又引了山上的泉水溪流下來,于是此處也就成了泉城達官貴人最愛來的踏青地。

馬車一路悠悠地駛向鳳凰山。

小草坐在馬車内,看着城外的景緻,沉郁多日的心情陡然開心起來。這些天天天悶在謝府,她已經很久沒有出來自由自在地吹風看看天地了。

沒有想到來泉城兩年,她還是第一次知道鳳凰台這個地方。

“今日應該接上嬸嬸一起來城外曬太陽的。”小草掀開簾帳,伸出雪白的小手,想掬一手的陽光。雖說大長公主的年齡足以做她的奶奶,但是人看着年輕呀,加上六長老收了謝景煥為徒,她不想比謝景煥低一個輩分,于是也就亂着輩分,喊六長老六叔,喊大長公主嬸嬸了。

趙嬷嬷笑道:“殿下可不愛湊這熱鬧,都是年輕小娘子和郎君們的雅集,她來了豈不是說,月小娘子帶長輩來了?”

小草眼睛笑彎彎的,笑道:“好像是有些不太妥當,明歌最愛湊熱鬧了,要是她在該有多好呀。”

趙嬷嬷臉上笑容淡去,對于那位深陷盛京的娘子,她也是見過的,那真是光彩耀世,讓人移不開眼,她們家娘子和那位在一起,如同星月互相輝映,隻可惜,一個在盛京,一個在泉城,此生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見。

若是大夏朝沒有覆滅,或許她們都不會背井離鄉吧。

趙嬷嬷不禁想起在盛京的時光,暗暗歎了一口氣。

“娘子是個有福氣的,盛京那位娘子福氣更甚,日後你們定然都會有好的歸宿的。”

小草彎眼,這樣最好啦,她想一輩子和明歌在一起,就算她不當國主,她也不做女官了,就這樣當姐妹也挺好的。

說話間,隻見馬車劇烈地一震,小草和趙嬷嬷一個踉跄,險些磕到頭,外面傳來馬匹的嘶鳴聲和車夫惶恐的聲音:“娘子,趙嬷嬷,馬車的車軸斷了。您二位沒傷到吧?”

小草和趙嬷嬷互相扶着起身,出來一看,隻見馬車軸斷的幹幹脆脆,官道上前後都沒有人,也沒有馬車經過,主仆三人站在路中央,面面相觑。

趙嬷嬷:“這馬車走不了了,老齊,你回謝府報個信,讓謝雨另套一輛馬車過來,我和娘子在這裡等着。若是回來時尋不到我們,就直接去鳳凰台那裡找。”

車夫點了點頭,解下馬的缰繩,騎馬回謝府。

趙嬷嬷上馬車,取下暖爐和此次帶來鑒賞的字畫,說道:“娘子稍等等,最多一個時辰,謝雨應該就會架馬車過來,若是遇到去鳳凰台的世家馬車,還能捎我們一程。”

馬車不巧,正壞在半路上,此處離泉城五裡地,離鳳凰台也是五裡地,官道上前後都沒人,前去赴宴的賓客都是早就出發的,主仆倆等了半天,硬是沒看到一輛馬車。

左等右等,終于等到了車軸的聲音,隻見一個衣裳素白的年輕郎君架了一輛牛車從官道上慢悠悠地過來。

趙嬷嬷先是一喜,待看清是牛車,臉拉的老長,等了半天,竟然等來了一輛牛車,難不成要她們家水靈靈的小娘子坐牛車去鳳凰台赴宴嗎?

那還真是别出心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