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9頁)

  如果我将自己代入到‘亞瑟·席格’的心态,那就是以本我的意識去選擇,那個卑鄙的記者無疑會舍棄别人而求生,用鑰匙去開門,那樣就會死。

  如果我完全以一個‘玩家’的心态去看待問題,就是以自我的意識去選擇。對驚悚樂園的玩家來說,這無非就是一個劇本罷了,選項很簡單,通關或者GAMEOVER。于是,我同樣會拿鑰匙去開門,還是死。

  隻有以客觀心态帶入主觀角色的人,‘一個專注地扮演着亞瑟·席格的玩家’,才能以超我的意識去下決定,那樣,即便不破解你的把戲,我也會選擇把鑰匙扔進管道,因為這才是對劇本最完美的诠釋。

  而那時,你便會回饋給我一個驚喜的結局,是這樣嗎?”

  電視屏幕居然在這時突然黑屏了,仿佛是那個玩偶強行停止了這種交流。封不覺的耳邊立即響起了那熟悉的、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系統提示語音:

第015章

  封不覺在登陸空間看完了結算的清單,随即就聽到了,他的經驗現在是則是

  從經驗上來看,單人生存模式和訓練模式的差距其實不大,封不覺和王歎之排多人訓練時的等級分别是1級和2級,如果不考慮他們打出了擊殺BOSS這種超難達成的結局因素,完成那個劇本的經驗最多300左右,不會有500那麼多。而此時這個單人生存模式的劇本是封不覺以4級的等級生成的,按照經驗比例來看,他這個等級去打一次單人訓練基本也能拿接近400的經驗。

  這時就能看出生存模式的獎勵優厚了,比起隻能拿經驗的訓練模式,現在封不覺還多了技巧值以及其加成的經驗和遊戲币,另外還有通關獎勵和恐懼評級的額外獎勵。

  不過這次的結算數據有一條令封不覺頗為疑惑,他之前也從訓練模式中也帶出過道具,但結算清單中“獲得物品裝備”這一欄顯示了“無”,可這回的猴子卻被結算了。

  他有很大把握,之前看過的遊戲資料中從未提到過這種情況,當然那也很正常,官網的遊戲說明是廣告和科普性質,不會寫出每一處非常具體的細節。

  未解之謎對封不覺來說就如魚骨在喉,尤其是這種看似無關痛癢的小問題,想不明白他就全身不舒服。

  他也懶得去看論壇,因為這種和系統有關的狀況,論壇上說的未必正确,于是他直接通過登陸空間裡的屏幕聯系了在線客服詢問。對方還真就被這個問題難住了,查了半天才給了答複:類型為“消耗品”的物品,如藥品、繃帶、合成材料、機械零件等,凡品質在“普通”(含普通)以下的,在劇本中獲得并帶出時,不會被結算清單所顯示。品質為“垃圾”的裝備同上條。

  封不覺聽到這兒就明白了,符合上兩條的東西,在團隊劇本中可能會有很多。假如以後有那種行囊特大的人吃飽了撐着,在最後60秒倒計時的時候,撿一大堆諸如石頭、樹枝、雜草、闆兒磚、木棍之類的雜物,然後一股腦兒帶出劇本去,系統的結算清單裡就得用一大段來記載這些毫無用處的玩意兒。于是就有了現在這樣的設定。

  搞明白這件事以後,封不覺就想把行囊裡獲得的那隻猴子拿出來瞧瞧,誰知他試着将其從行囊取出時,猴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尺寸接近塔羅牌的卡片,同時,封不覺眼前出現了系統提示:

  封不覺看完了系統提示,将視線轉向了手上的拼圖牌,這牌的材質雖然像紙,但感覺上是無法彎折的,牌的邊緣一圈都散發出白光,兩面的圖案是一樣的,不分正反面,他手中這張牌的圖案,畫的是一隻猴子,畫風竟然還是水墨風格。

  這就是該物品上唯一的注釋,就一個名稱,沒别的。

  封不覺瞥了眼好友菜單中王歎之的狀态,這小子還在遊戲中。他幹脆也不急着去拿結算獎勵,而是再次聯系了客服。

  那麼讓我來大緻解釋一下這個套牌系統……

  在此之前,得說一個概念,也就是所謂的裝備品質分級,官網上給玩家的資料如下:

  垃圾:讓這件一文不值的垃圾正常運轉十分不易。

  破敗:陳舊,有缺陷,但總比沒有強。

  普通:這個裝備一切正常,合理運用它會對你有所幫助。

  精良:一件可靠、良好的裝備,如同值得信賴的夥伴。(精良品質的裝備至少擁有一種屬性或者一種特效)

  完美:毫無瑕疵的頂尖裝備,稀有而強大。(完美品質的裝備必定擁有特效,但未必有屬性)

  傳說:令人夢寐以求的神器,足以提升使用者的實力層次。

  從這個分級可以看出,精良級的裝備無疑将是這個遊戲中後期的主流,也是大部分玩家都有能力獲得的等級。

  前文中提過驚悚樂園中獲取裝備的方式,主要就是“找”,但如果有玩家實在搞不到精良裝備,陷入了沒裝備導緻實力差,實力差又造成拿不到裝備的惡性循環,該怎麼辦?

  這個套牌系統就是遊戲公司想出的辦法,提供給玩家們在遊戲後期獲得裝備的一種變相途徑:隻要玩家湊齊一個系列的套牌,就能去換一件裝備,品質保底就是精良,甚至有幾率出現完美。

  而“系列”是個什麼概念呢?答案是随機的,無限的。

  就拿這張舉例,如果你手上還有拼圖牌:和尚、白馬、豬、食人族,這五張在一起就可以被視為一個系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