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6頁)

  “第二輪是……選擇題。”尤先生說道,“本輪的規則是,選手逐一上前作答,每人最多可以回答七道題,最少也需要回答一道題。”他又一次從口袋裡拿出了一疊問題卡,卡片背面的圖案和第一輪沒有什麼區别:“我念完題目以後,選手可以通過操作台上的按鈕選定答案,一旦确定按下,答案便無法更改。”

  封不覺道:“是不是隻要答錯了一題,就不能接着答了?”

  “沒錯,而你在第一輪獲得的神秘優勢便是……”尤先生又在關鍵的時刻停頓了一下,現場響起了急促的鼓聲,仿佛是馬戲團中空中飛人最終一跳時的配樂,“你可以在第二輪中,随時選擇直接跳過一題并加分。”

  “這一輪還是分數最低的人進角鬥場嗎?”封不覺又問道。

  “呵呵……第二輪……”尤先生陰恻恻地笑着:“将由本輪結束時分數最高的選手,任意指定一人進入角鬥場。”

  “原來如此。”封不覺道,“我明白了,開始吧。”

  “OK,請聽第一題……”尤先生拿着問題卡道:“這道題的分數……是十分。請問……愛因斯坦的生日是……A,3月13日;B,3月14日;C,3月15日;D,4月13日。”他問完以後,将臉轉向鏡頭:“我們都知道,第二輪是非常關鍵的一輪,選手若能答對全部的七道題目,将極有可能建立起巨大的分數優勢……”

  封不覺面無表情地沉默了幾秒,随即就打斷了尤先生:“我要跳過這題并加分。”

  現場觀衆一片嘩然。

  尤先生笑道:“真的嗎?一号選手,你在第一題上就想用掉這次機會嗎?要知道後面的題目隻會越來越難哦。”

  “對。”封不覺十分冷靜地回道。

  “呵呵……加分!”尤先生燃掉了手上的問題卡,封不覺的操作台前,顯示的分數變為了60分。

  “接下來……第二題的分數是二十分,答對加二十分,答錯,自然會扣去二十分。”尤先生笑道:“一号選手,請問你為什麼會如此果斷地就把這項優勢給用掉呢?以前來參加我們節目的選手,都會盡可能将這個機會留到後面的題目再用的。”

  “因為這道題我不會啊。”封不覺回道。

  “為什麼不猜一下呢?不過就是十分的題目而已啊。”尤先生問道。

  封不覺回道:“這就是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了。假設這些題我全都不會,如果第一題時我就瞎猜,猜對了是60分,猜錯了是40分。而現在,猜對有80分,猜錯的話……和第一題就錯誤的結果是一樣的,40分。

  同樣都是25%的概率,風險相同,可能産生的收益卻更高,所以我當然會把這次機會用掉,确保進入第二題再說。”他頓了一下:“何況……萬一第二題我會呢,那就不需要猜了吧。”

  尤先生被他說得有點發愣,觀衆席沉默幾秒,爆發出掌聲和歡呼。

  “呼……呵呵,一号選手就連答不出題目的時候都顯得十分沉着啊。”尤先生笑道。

  觀衆們中傳來一陣笑聲。

  “這叫合理運用規則,繼續吧。”封不覺雙手枕在腦後,顯得很輕松。

  “好吧,一号選手,從第二題開始,你可以選擇答,或不答……”尤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小圓墨鏡:他看了看封不覺:“根據你剛才的理論,就算是猜,你也會試試的吧?”

  “那是當然。”封不覺回道。

  “請聽題!”尤先生看着問題卡道:“1943年4月30日,一個曆史上著名的騙局拉開了序幕,即‘碎肉行動’,請問,那具被僞裝成皇家海軍少校的屍體,他的……真名,是……A,威廉·馬丁;B,塞缪爾·傑克遜;C,格林杜爾·邁克爾;D,查理·辛。”

  封不覺毫不猶豫地按下了C的按鈕。

  尤先生道:“一号選手,答案一旦按下就不能更改了哦。”

  “啊,我知道。”封不覺回道。

  現場又響起了令人緊張的配樂,尤先生則是神色凝重地看着鏡頭:“正确答案是……”

  “你一臉便秘的搞什麼啊……B和D都是演員的名字吧,直接就可以排除了。而威廉·馬丁不就是碎肉行動裡僞造出來的那個身份名嗎?就算不知道碎肉行動的人,在A和C之間猜一下也會選比較像真名的那個名字了吧……”封不覺說道。

  “一号選手。”尤先生不爽地轉過臉來:“要不你來主持吧?”

  “好啊,咱們換個位置,我保證送你進角鬥場。”封不覺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