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4頁)

  在那開場CG過後,衆人便來到了一間破舊的小木屋中。

  恢複視覺後,他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不算太大的房間。房間正中,擺了一張四腳木桌,桌上有一個正在發光的油燈。而除了桌子和油燈,這屋裡就沒有别的家具了。

  衆人剛剛站定,耳邊便響起了系統提示。乍看之下……這次的主線任務也算中規中矩、按部就班,系統并沒有給出任何的限制。

  “诶?覺哥哪兒去了?”恢複行動能力後,小歎第一個發現隊伍裡少了個人。

  “從團隊欄來看,他依然是‘生存中’……”若雨即刻接道,“或許是他的傳送地點與我們不同吧。”

  “啊!瘋不覺!”這時,另外兩名陌生的玩家中,體型偏胖的那位也看到了團隊欄裡有覺哥的ID,他當即高聲驚道,“喂喂……這該不會就是那~個~瘋不覺吧?”

  他身旁的瘦子接道:“還有哪個瘋不覺啊?可不就是那~個~瘋不覺麼!”

  這兩名玩家都是男性,看上去二十歲左右,身高一米七出頭,其特征就是一胖一瘦。

  胖的那個留着寸頭,雙目炯炯有神,兩條長方形的眉毛就跟海苔似的。他的ID是,稱号為“人肉風火輪”。

  瘦的那個則是一頭長發,一臉營養不良的樣子,好似小風一吹就會倒地一般。他的ID是,稱号為“人形補給站”。

  從他們兩人的遊戲名便可看出,這絕對是兩個休閑玩家。而且在玩遊戲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專精傾向。

  如果說地獄前線這幾位代表了休閑玩家中的最高水平,那布歐和歐布,就應該算是二線水平吧。當然……這也不算差了。處于這個層次的玩家,雖然無法像“頂尖”高手那樣做出一些神乎其技的事情來,但也不會犯低級錯誤;他們對于裝備、技能、專精和劇本的理解……都是十分成熟的。隻要有個出色的領隊帶領,這類水平二線的玩家同樣能給團隊帶來很大的幫助。

  要比喻的話……這部分玩家就相當于NBA裡的“角色球員”。一支隊伍要打得酷炫不難,有一兩個話題巨星就行了;但要拿總冠軍,就需要他們這些角色球員。他們才是團隊的基石、代表了“闆凳深度”。

  “哇!幾位……你們都是‘地獄前線’的人啊!”幾秒後,布歐擡眼看了看眼前三人服裝上的徽章,又是一驚一乍地喊道。

  “對啊……”小靈虛着眼回道,“不過……我們社團并不算很有名吧,你這麼激動幹嘛?”

  “因為你們和‘瘋大神’是一個社團的啊……”歐布那無力的聲音響起,“難道這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嗎?”

  “很……了不起嗎?”聽對方這麼一說,連小靈也愣了。

  “原來如此……”若雨察言觀色,很快做出了一個推斷,“你們是不覺在遊戲中的fan吧……”

  她特意加了“遊戲中”這個先決條件,主要是為了将自己(現實中的fan)和他們區分開來。

  “沒錯!”布歐瞪着他那圓圓的大眼睛道,“我們立志要成為像瘋大神那樣特立獨行的超一流高手!”

  “特立獨行這點,我倒是同意。”若雨冷冷接道。她這言下之意……“超一流”這個詞用在覺哥身上算是糟踐了。

  随後,他們五人便這麼閑聊了幾分鐘,互相認識了一下。

  布歐和歐布二人都是“天地(語重計長所在的工作室)”的外圍成員(性質和江湖的才不怕呢類似),他們雖不是打卡上班的職業玩家,卻也是社團裡的中堅力量。

  ……

  這裡正好說明一下……在本書的世界中,無論規模大小,95%的遊戲工作室,都是要招收外圍成員的——即“遊戲中招攬的非職業玩家”。就算是迹部少爺的“冰帝”社團,也招收了黑白灰那樣的線上成員,可見……這事兒基本是業内常識。

  因為在大型網遊中,“人數”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征,是任何社團公會幫會國家都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像草帽海賊團那種精英思路,在絕大部分遊戲中……都是行不通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遊戲中,野外刷了個BOSS,這時,甲公會來了一百人,乙公會來了兩百人,你說誰能搶到?這就是件明擺着的事情……乙公會哪怕分出一百人來和甲公會PK拖延時間,還剩下了一百人可以去刷BOSS……

  大部分允許強制PK的遊戲都是這樣,沒有什麼道理可講。誰的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什麼“先來後到”、“江湖規矩”、“給我個面子”什麼的……都是在實力對等的情況下才會用到的談判術語;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有另一套談判術語,比如“X你媽!”、“給我滾蛋!”和“你丫是不是活膩了?”

  總之……人數很重要,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縱是“秩序”這種職業高玩紮堆的工作室,也不敢說“我不需要外圍成員”這種話。事實上,他們不但需要,而且要很多……除了那些類似競技的小隊個人對戰遊戲之外,秩序在每個網遊裡都會開出相當優厚的條件,去吸引那些具備一定實力的外圍成員。不止是他們……江湖、星辰、諸神、屍刀等等……各種規模和風格的工作室,也都是這麼做的。

  也就隻有刀鋒這種有難言之隐的“工作室”,才會一個外人都不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