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時,覺哥已從郵局後門走了出來。
這郵局的整個後院,就是個巨大的自行車棚。此刻,車棚裡隻停了一輛自行車。
“将這條推理線上的所有選擇都取概率較高的選項,就是……氈帽男不是本鎮居民、不是從其他入口進鎮的、也不是今天早晨來的……”封不覺來到自行車旁時,還在念叨着,“結論……他在昨天,或是某個更早的時間點就來到了鎮上,準備應對今天的面試。可今天早上,他遇到了一些事情……緻使他遲到了幾分鐘。”
“呼……”他打開了自行車鎖,朝天呼了口氣,“或許……他昨晚在旅館住了一夜。今早起來,發現錢包不見了,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而他的車鑰匙也在錢包裡……眼看時間快來不及了,他隻能跑着過來,但最後……還是遲到了。”
得出了這個貌似合理的推論後,他就停止了對氈帽男這條線索的思考,并在自己的思維殿堂中留了個言——“條件允許的話,去旅館裡調查一下,也許能獲得對方的身份線索、或是一輛運轉正常的汽車。”
做完這些,覺哥的注意力便轉移到了手中的幾件物品上。
首先,是那十三封信……
這段說明,來自那疊信件最上方的一封。其餘十二封信的說明内容與其基本相同,不同的部分就隻有備注中的地址而已(其實不看物品說明也行,因為信封上也有寫)。
為避免湊字之嫌,這裡就不将十二封信的說明一一列出了,就列一下地址中不同的部分。
第二封:
第三封:
第四封:
第五封:
第六封:
第七封:
第八封:
第九封:
第十封:
第十一封:
第十二封:
第十三封:
“呵……緬因州嗎……”封不覺看完那十三封信的地址後,第一反應就是吐槽,“這劇本是用史蒂芬·金(其筆下的故事絕大多數都發生在緬因州)的記憶寫的吧……”
說話間,他已将那疊信封裝進了自行車兜裡的挎包之中。然後,他便拿出了迷你地圖,用了三分鐘,将其完整地刻在了腦子裡。
最後,他才拿起了納爾遜局長交給自己的“工作手冊”,放到眼前。
“呵……你确實不是個锱铢必較的人……”封不覺看着物品備注笑了笑,“你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瘋老頭兒……”
說着,他便騎上了自行車。一手控制車頭,另一手端着工作手冊,将車騎出了郵局後院。
覺哥是一個喜歡一心多用的人,所以他認為……自己可以一邊騎車、一邊翻閱工作手冊……這樣就可以将趕路和看設定的時間合并起來了。反正這小鎮的街道上也是空無一物,他隻要用餘光看路,别騎到溝裡去就行……
“喝……冬天不戴手套騎車還真他喵的冷啊……”封不覺将車騎到街上後,又深吸了幾口濕潤的空氣,頓覺神清氣爽,冷徹心扉。于是……他決定唱首歌暖暖身子,“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場霧~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
第706章
幽靈郵差(五)
封不覺哼着歌,騎了二十米不到,便用單手翻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