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恨未逢敵手;十二恨天下無敵!”
詩号止,身影現。
兩道纏鬥的虛影各自停了下來,形成對峙之勢。
一方,是個胖子。單名一個“蛟”字,遠呂智麾下一魔将。
而另一方,是一位黑衣劍者,他身披淡紫色披肩,背背一套劍架,長發飄飄,劍眉星目。名喚“劍君十二恨”,乃霹靂劍界中一位傲骨桀然之獨行俠客。
“這出戲還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呢……”作為旁觀者封不覺可是興緻盎然,他巴不得弄點爆米花,坐下來慢慢看,“我就不信……蛟能打得過霹靂世界的高手……”念叨完這句,他又神情微變,“诶?等等……不對啊!剛才他倆過招的時候,蛟确實沒落下風啊……”
“哼……這次倒是來了個麻煩的家夥……”戰場上,蛟又一次開口了,“不過……要勝本大爺……”他的自信讓覺哥這熟識《無雙》和《霹靂》世界的男人難以吐槽,“……還早了一百年呢!”
第733章
無雙武鬥會(三)
,一個簡單的名字。
但這名字的背後,有着一個不簡單的男人……
遠呂智麾下魔将的名諱,多半都源自一些神話故事中的妖怪。比如“金鬼、水鬼、風鬼、隐形鬼”……乃是《太平記》中藤原千方所使役的四鬼;仙狸、豬豚蛇、飛頭蠻等,則是中國傳說中的妖怪;還有以津真天、鐵鼠、陰摩羅鬼、隐神刑部、襟立衣等等等等……一大堆日本妖怪。
在這堆人之中,蛟也算是比較特别的了。他的名字在《述異記》,《山海經》,《韻會》等書中皆有出現,他也是遠呂智陣中唯一一位名字僅有一字的魔将。
但……他的“特别”,也僅限于此了。
因為,他并不是一位無雙武将,而是個“大衆臉武将”,或稱——“龍套”。
稱其為“大衆臉”,是因為他的角色形象并非唯一,還有許多其他的魔将也使用了和他一模一樣的人物模型。而稱其為“龍套”,自然是因為其極高的出場率以及極低的存在感了……
或許鮮有人知道,蛟的身份……是“妖魔軍首領”。
你沒看錯……妖魔軍首領,并不是遠呂智,而是蛟。要比喻的話,遠呂智就是“主公”,妲己是“軍師”,而蛟……則相當于“大将軍”。
誠然,遠呂智手下一度猛将如雲。像呂布、前田慶次、風魔小太郎……都曾為遠呂智效命過。在衆多無雙武将中,這幾位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可是……他們從未撼動過蛟的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為什麼呢?蛟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且看下回,《三天兩覺品無雙》之……呃……
好吧,現在就寫……
雖然沒有專屬的外觀,沒有專屬的武器,甚至連聲優都不是專屬的,但是……蛟大爺用他的努力,向我們展示了從一個絲大衆臉奮鬥為妖魔軍首領的坎坷曆程。
且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蛟那份令人高山仰止的人(妖?魔?)生履曆。
首先是他的來曆……早在《無雙OROCHI》初代中,蛟便已登場。但關于他的一切,似乎都是個謎……除了“由妲己帶入仙界”之外,其他一切都不明。其神秘莫測的氣質可見一斑,堪稱風一般男子。
其次,再看他的戰功……
與妲己一同進入仙界後,蛟便參與了解除遠呂智封印的“五行山救出戰”。此戰之中,蛟身先士卒,擔當了妖魔軍的急先鋒,殺得仙界那幫大衆臉丢盔卸甲、潰不成軍。
最終,在蛟的活躍表現下,妲己成功救出了前身為“仙界軍大将應龍”的遠呂智。可以說,沒有蛟,就沒有此後無雙OROCHI的整個故事……
而在遠呂智破除封印離開仙界後,蛟更是戰功彪炳,立下了諸多汗馬功勞。
作為一條頂天立地的矮胖漢子,他對遠呂智可謂忠心耿耿。雖力有未逮,但仍是赴湯蹈火,鞍前馬後……在與三國、戰國諸多英豪的無數次交戰中,我們都能看到蛟那矯健的身影。他那句戰敗逃離時的經典台詞:“你就盡管掙紮吧……”也深深地銘刻在了每一位無雙豪傑的心中,形同夢魇。
此後不久……一次嚴峻的挑戰出現在了蛟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