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9頁)

  “傘呢?”主辦者沒讓對方把話說完,就用一個有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打斷了對方。

  “诶?”大漢愣了一下,“傘……傘?”看來他沒明白“少爺”這個問題的意思。

  “我不是說了嗎?”主辦者聳聳肩,“弄好之後,裝進高腳杯裡,插上小傘再拿上來。”

  “屬……屬下明白了!”大漢面對這無厘頭的要求,竟是很認真地回道,“我這就去倒掉,讓他們重頭再做!”

  “唉~算了算了。”主辦者叫住了大漢,接過了那杯奇葩飲料,拿在手中……然後,用一種怅然的語氣念道,“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啊~”

第1082章

猜數字對決(中)

  當主辦者在樓上喝着他那杯奇葩飲料時,一樓的客人們已紛紛到“桌面”那兒拿起打印好的規則開始閱讀了。

  封不覺……也不例外。

  雖然他對猜數字的規則和玩法還是挺了解的,對“六數位、十數碼、可重複”的含義也很清楚,不過,作為一個辦事比較周到謹慎的人、以及一個閱讀癖,他還是饒有興緻地去讀了那份規則。

  覺哥是個一目十行、且具有高超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人,他那經過訓練的頭腦無疑是非常适合這類遊戲對決的。

  很快,他就将這份規則吃透……并開始在腦中拟定戰略了。

  “嗯……假如是小靈或者歐陽笕來玩這個遊戲,估計優勢會更大吧……”封不覺站在那裡,心中念道,“這兩位都是數學學得比較精到、懂得運用、且記憶力過人的類型;就算是對上我,他們的赢面也在七成以上……”

  覺哥在數學方面的能力,其實是比較一般的。

  他要是肯使勁兒想……标準規則下的猜數字公式确是可以想出來的,但以前玩兒這個的時候,他就從來沒考慮過去列公式,因為他認為這個遊戲用推理的思路去解才能達到鍛煉腦力的效果,假如用公式去猜的話……就不是“推理”,而是單純的“計算”了。

  可眼下,在牽涉到“勝負”的前提下,情況就不同了。毫無疑問……在這場遊戲中,掌握“公式”的人會非常有利。

  隻是……要想出這個“六數位、十數碼、可重複”規則下的最佳猜解公式來,也絕非一件易事。

  倒不是說這個公式本身有多難,以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學水平來講,隻要看到了正确的公式,即使不能理解,至少也知道怎麼用。

  然而……讓他們憑空“列出”這個公式來,那可就難了。

  就好比我們很多人都學過高等數學,但能(在合适的時機)将其運用到生活中的人卻很少;又好比我們很多人都學了N年英語并考出了多少多少證書,但在看英語電影時不看字幕依然會感到吃力、和英語國家來的人實際交流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

  也許,在學生時代,當我們正在學習和接觸這方面的知識時,将這個“猜數字”的問題當成一道題目拿出來,還是有人可以解開的——就是花上多少時間不好說。

  又或者,具備着相當高的數學造詣的人,在面臨這個問題時,稍微考慮一下,也能想到最優解法。

  可惜……在場的客人中,恐怕很難找出符合這兩項條件的人。

  這一點,主辦者的部下們在搜集這些人的信息時,自然也已調查确認過了。

  因為遊戲的内容都是主辦者親自想出來、且早已決定好了的,所以,他的部下們肯定會避免去請那種“會在某個遊戲中占有巨大優勢的人”上船。

  就好比——如果主辦者想出了一個基于圍棋的遊戲,那他的部下們在決定客人名單時,自然不可能去請那種曾經有職業棋士背景的人來。

  但……話又要說回來了,在客人數量有幾百個的情況下,終究……是會有漏網之魚的。

  當然了,覺哥這種肯定不算;他之所以能冒充蔣道德,不僅是靠着“賭皇齋”的暗箱操作,更因有伍迪用類似“催眠”的能力幫忙;要不然,像蔣道德這種上過好幾次報紙雜志的人物,他是怎麼也不可能冒充得了的。

  不過,其他的客人中,還是有那麼一兩個真正意義上的“漏網之魚”的。

  而這些人又是怎麼出現在客人名單上的呢?其實原因也不複雜……

  主辦者的部下們在調查一個人的背景時,看的肯定是資料;比如“當過兵”,那由此可以推斷這個人至少會開槍、會開車;又比如“音樂學院畢業”,那就基本能認定這人在音樂方面的知識遠比一般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