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2頁)

  “切……”鬼骁一聽,側目念道,“這台詞和口氣似曾相識啊……總覺得禅哥也跟我講過類似的話呢。”

  他口中的“禅哥”,自然就是抽喝……哦不……夢驚禅了。

  “诶?對了,你怎麼不跟工作室的隊友一起排本啊?”提起禅哥來,小歎也想起一檔子事兒來。

  “呃……這個……”鬼骁猶豫了一下。

  “這可能涉及到人家工作室的機密了吧,你還是别問了。”小靈察言觀色的能力也是很強,見狀後便用胳膊肘頂了頂小歎提醒道。

  “哦哦!對不起啊。”小歎讪讪一笑,“當我沒問好了。”

  “嗯……其實也沒什麼不好說的。”鬼骁撇了撇嘴,“反正你們也不是職業玩家,隻要别到處亂說,這事兒告訴你們也無妨……”他微頓半秒,接道,“沖級的時候呢,我們工作室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安排互補式的組隊;而我嘛……就屬于比較适合單排的那種人了。”鬼骁攤開雙手,用頗為得意的語氣接道,“說白了就是……我在‘非限定能力的劇本’中百分之百會成為‘過剩的戰鬥力’。”

  “反過來說,在眼前這種本裡就是個累贅。”封不覺在對方剛嘚瑟了兩秒後就潑上了一盆冷水。

  “少啰嗦!”鬼骁道,“你不是言之鑿鑿地要帶我通關嗎!現在劇本開場都十分鐘了,連主線任務都沒探到呢!嚣張什麼呀?”

  “别着急嘛,山田君。”封不覺笑道,“我現在正要跟你講一些和主線息息相關的事情呢。”

  緊接着,覺哥就面帶笑容、用十分輕松的語氣,講出了一段讓人頭皮發麻的話來:“根據我在剛才那幾分鐘裡讀到的内容來看……這張報紙上所有的新聞,全都是關于一間學校的。當然了,不出意外的話……就是指我們所在的這間學校。”他一邊說着,一邊用眼神朝教室最後那排角落裡的座位示意了一下,“其頭版頭條就是——‘校長室對面的倉庫失火,雖然火勢沒有蔓延,但仍有一名學生在火場中喪生’;而死亡學生的名字……叫鈴木孝之。”

  這句話出口時,他的隊友們……尤其是小歎和鬼骁,當時就是一個激靈。

  因為他們都記得——刻在那個座位左上角的名字,正是“鈴木”。

  “你的意思是……”兩秒後,若雨第一個接道,“那個鈴木,就是遲遲沒有出現的班長?”她停頓了一秒,這接道,“這不合邏輯吧?”

  “是啊……”小靈也道,“就當他是班長好了,這個鈴木可是在學生時代就被火燒死了,而且事情還見了報,他的同學們沒理由不知道此事;在這種前提下,‘收到他的來信’這個狀況就能把人吓個半死了,誰還會赴約啊?”

  “有道理。”安月琴想了想,補充道,“從旁白的口氣來推斷……不管真正的班長是誰,至少來赴約的同學們都認為他或者她還活得好好的,所以不可能是鈴木。”

  “嗯,不錯的判斷。”封不覺聽罷衆人的意見,接道,“因此,實際情況可能是……鈴木孝之這個人曾經确實是這個班級的成員,但他并不是班長,而且他在學生時代就被燒死了,所以沒有出現在今天的聚會上。也有可能……燒死的鈴木并非這個班級的成員、但也是這個學校的人,畢竟鈴木在日本也算是個比較常見的姓氏。”

  話至此處,覺哥話鋒一轉:“但是……”

第1116章

夏日的回憶(三)

  “……我認為,既然這張報紙出現在了這裡,那麼這個被燒死的‘鈴木孝之’和這個班級裡的‘鈴木’同學十有八九就是同一個人。”封不覺接道,“由此引申開去……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一下,事情會不會是這樣的——當年,鈴木的死,其實和這個班級的班長有關系,但當時沒有發生什麼;多年之後,這位班長同學不知為什麼又回到學校觸發了冤魂索命的FLAG,然後就嗝屁了。而他挂了之後呢,又變成鬼魂,準備拖班上的其他人下水。于是……就出現了這個劇本開頭的劇情。”

  “不知道為什麼……挺恐怖的一件事,被你這麼一說,一點吓人的感覺都沒有了。”安月琴聽完覺哥的話後,驚吓值的确是降了不少。

  “你說了半天……”鬼骁則是說道,“還不是什麼都沒确定,而且主線任務也沒有觸發呀。”

  “都叫你有點耐心了嘛。”封不覺悠然言道,“先把所知的信息全部在腦子裡過一遍、并做一些合理的推演,這樣等遇到什麼突發狀況時才能應對得更加遊刃有餘。”

  他用教書先生般的口氣不緊不慢的将這段話講完,然後将報紙攤開,展示在了衆人面前。

  “咱們再來說說報紙上的其他幾篇報導吧……”覺哥接着說道,“和這間學校有關的報導還有三篇,分别是……‘校長宮本在家中自殺’、‘教師佐藤在廁所裡精神失常’、以及‘學生野口英二失蹤’這三件事。另外還有兩篇報導,一篇是講幾天前這個小鎮的神社辦了個三社祭;另一篇是講美帝把沖繩島歸還日本的事情……最後這篇占得篇幅最大,洋洋灑灑鋪了好幾個版面,但和這個劇本的劇情基本沒什麼關系。”

  “這到底是什麼報紙啊……”小歎聽到這裡時,幹笑着評論道,“寫了一堆關于這個學校的事情,然後後面又來一件國家大事,這内容跨度也未免太大了吧……”

  “這應該是張‘村報’吧。”關于這個問題,封不覺自然早已思考過了,“也就是那種小城鎮自辦的報紙……從撰稿、印刷、到發行全都在本地完成,報導的内容也以本地的新聞為主,再捎帶加上一點舉國皆知的大事件。”

  “這種刊物真的能生存嗎?”安月琴聽到這兒插嘴道,“一個小鎮裡能有多少新聞啊?”

  “呵呵……說得對。”封不覺笑道,“所以他們做的是‘周刊’。”

  “哦~”他這麼一說,安月琴立刻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