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王是舊皇族在京都唯一的血脈,他代表着很多的意義。
前些日子,國教學院重新出現在世人眼中,在很多人看來,那也代表着很多的意義。
很巧的是,二者代表的那些意義,都是相同的意義。
第55章
人品問題
看着這名面容英俊、氣度從容的青年男子,陳長生平靜行禮,心情卻不像表面那般平靜。
陳留王擁有皇族血脈,自然天賦出衆,隻是自幼生長在深宮,身份太過尊貴,大朝試也不會參加,沒有什麼機會展現自己的水準,不過天道院院長和宮裡的供奉都說過,以他的境界實力,當初要入青雲榜是很輕松的事情,現在他已經過了二十歲,但隻要他願意,點金榜上肯定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他能夠得到像徐世績這樣的重臣神将的尊重,與皇族血脈和境界實力沒有什麼關系,隻因為聖後娘娘待他與衆不同,将他留在京都裡,這件事情引發了無數猜想——難道說聖後娘娘屬意他繼任大周王朝的皇位?
這樣想的人很多,可這些年天海家嚣張無比,陳留王畢竟姓陳,聖後娘娘一直沒有明顯的态度,誰也不知道他在今後的大周朝裡會扮演怎樣的角色,所以京都裡的人們對待他的心情很複雜,敬重而不得不遠之。
徐世績身為大周王朝神将,深受聖後娘娘信任,因為當年清剿皇族叛亂一事,在朝中樹敵太多,所以他對陳留王的态度更加謹慎,卻也不得不嘗試着做些事情,至少不能得罪對方。
他知道陳留王今夜代表聖後娘娘主持青藤宴,負責接待遠道而來的南方使團,卻沒有想到,會在殿外與對方相見,而且言語間有意無意地在提醒着自己一些事情,回護着陳長生。
徐世績确認陳長生與自家的婚約無人知曉,那麼陳留王殿下的忽然出現以及回護之意,便隻能落在國教學院上面,這讓他聯想起最近京都隐隐傳着的那些風言風語,覺得有些不安。
陳留王看了徐世績一眼,然後望向陳長生微笑問道:“有什麼事情需要本王幫忙嗎?”
他的聲音不急不徐,神态溫和可親,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像一場春風,令人溫暖惬意。
最開始的時候,陳長生并不明白這位殿下言語間對自己的回護之意,在聽到那句話後便迎刃而解,此時聽着對方溫和殷切的話語,更是感激,說道:“多謝殿下關心。”
“不用謝我。事實上,你這孩子受了池魚之災,我們這些在城門上看風景的無用家夥,應該說聲抱歉才是。”
陳留王看着他微笑說道,說的很随意,語氣卻很真誠。
城門失火,才會殃及池魚。
如果不是大周王朝新舊兩種勢力借國教學院重新招生一事攪風攪雨,陳長生隻不過是個無人知曉的普通少年,又哪裡會被整個京都裡的人注視,又哪裡會惹來這麼多麻煩?
陳留王不知道陳長生與東禦神将府之間的那些故事,以為徐世績找他麻煩,也是上述言語裡提到的那麼多麻煩裡的一椿,他身為皇族成員,對陳長生說聲抱歉,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一位郡王殿下能對陳長生這樣的普通人道歉,證明他真的很平易近人,而且當着徐世績的面,在皇宮之中,他并不諱言舊皇族與聖後娘娘之間的矛盾,更顯大氣潇灑。
“殿下客氣。”
陳長生真的很喜歡這位郡王殿下,說道:“如果有事情需要麻煩殿下,我會與您說。”
“很好,我就喜歡這種性情,而且我不怕麻煩。”
陳留王微笑拍了拍他的肩頭,便向殿内走去,夜色裡自有侍衛跟随,在離開之前,他看了徐世績一眼,眼神平靜溫和,沒有什麼警告的意味,卻警告之意十足。
夜明珠柔潤的光線,穿過窗框間的明紙,變得有些不穩。
徐世績的臉被光線照着,有些陰晴不定。
陳留王殿下走了,但他的話卻留在了殿前的廊下,夜風吹之不散。
徐世績不可能再對陳長生做些什麼,面色如霜道:“你的運氣很好。”
陳長生想了想,說道:“或者,是因為我人品不錯的緣故。”
說完這句話,他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