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頁)

  茶是黑茶,湯汁濃赤,寫在微灰的石桌上,非常清楚。

  那是一個“冰”字。

  陳長生有些不明白,擡頭望去,哪裡還能看得到那名婦人和黑羊的身影。

  他和那名婦人無法交談,說的都是啞語,這個字便是真正的啞謎。

  ……

  ……

第120章

北新橋

  夜風穿林,拂面生寒,他清醒過來,才明白先前問那名婦人有關黑龍的事情,是何等冒險的舉措,不禁有些後怕。便在這時,秋林那面隐隐傳來軒轅破憤怒的聲音。應該是屬于陳長生的那份夜宵被唐三十六偷偷吃了。他笑着搖搖頭,不再想那些問題,向國教學院走去。

  那名婦人在石桌上留下的冰字,便是陳長生找到黑龍唯一的線索,這似乎也是一種考驗——黑龍是玄霜巨龍,本身就與冰雪有關。

  問題在于,冰是很常見的一種東西。尤其秋末将冬時節,京都各大河渠靠在石壁的地方,偶爾都能看到冰碴兒,更北些的地方,隻怕河面上已經出現了盤石大的冰塊,就算是盛夏時節,那些王公貴人的府中也備着冰窖,存着不少冰塊。

  對于走寒功路數的修行者來說,冰更是随處可見的東西,随便準備一個水盆,把手伸在裡面,過會兒便會有滿盆冰出現,像離宮這種地方,更是有專門的陣法不停制冰,以供教宗大人及那些高級教士享用。

  陳長生發現了一些問題,因為冰在京都……太常見了。

  在西甯鎮的時候,深冬他時常和師兄去山上的溪邊拾冰塊玩,來到京都後,接觸冰的機會相對變少,現在想起來,最有印象的一次與冰的親密接觸,還是和落落走出國教學院逛街的時候,兩個人買過冰棍吃。

  他記得很清楚,當時是盛夏時分,街上遊人如織,無論是小姐公子還是走卒販夫,幾乎人人手裡都拿着一根冰棍,而在西甯鎮、或是道藏裡記載過的别的城市的夏天,都是極少看見的風景。

  無論是修行者還是陣法,都可以很輕易地制出冰塊,但絕對不可能把冰塊變成如此廉價的事物,就算所有修行者放低身份、所有陣法全力開動,也不可能提供京都這麼多人整個夏天的需要。

  他走出國教學院,來到百花巷口井邊的雜貨鋪裡,問了問夏天的時候,他們的冰棍從哪裡進的貨,然後順着這條線索,一直找到了新朝坊的一家甜品鋪子,接着又找到了一家由朝廷嚴密管理的冰窖。

  按照他調查所得,夏天時候,京都所有甜品鋪子的冰塊,都是從這家冰窖裡買的。

  這家冰窖位于西市胡同,院門看着極小,哪裡看得出來,院中地底的冰窖裡,竟能貯藏如此多數量的冰。

  陳長生讓唐三十六走了一遭,發現西市胡同這家冰窖裡面沒有隐藏什麼陣法,同時也去四處打聽了一下,确認這個冰窖确實是個天然的寒窖,據說通着京都地底的一條地下寒脈,所以才能源源不斷提供冰塊。

  想盡辦法把唐三十六趕回國教學院,陳長生在西市胡同裡找了家簡食鋪坐下,拿着筆紙,開始做認真地繪圖計算。

  他當然不相信所謂地下寒脈的說法。按照水經注裡的知識以及朝廷相關規制,以及唐三十六打探到的冰窖的大緻方位,他用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大緻推算出來,冰窖最底處在哪裡,那裡有沒有地下河,以及最關鍵的……寒意的來源在何處。

  走出西市胡同,按照紙上的線條,他向前行走。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發現身旁的嘈雜聲消失不見,愕然擡頭,隻見一堵高大的城牆出現在眼前,竟是到了皇宮前!

  果然到了皇宮前。

  看着宮牆裡隐隐可見的飛檐,分辨着那些建築,又以國教學院的位置作為參照,他大概找到未央宮的位置,然後閉上眼睛。他在腦海裡開始行走,像青藤宴那夜一樣,走到廢園,進入寒潭,開始奔跑,一路奔跑,最終推開那扇門。

  他睜開眼睛,向左後方一條道路拐過去,踏着滿地金色的落葉,到達了自己的目的地。

  宮城前的金秋,與離宮的青藤一般,都是京都著名的勝景,現在正是觀景最好也是最後的時刻,雖然天氣有些寒冷,遊人還是很多。

  他小心翼翼避開一個兩手沾着泥巴的小孩子,禮貌地請一位老者先行,繞過幾棵樹,來到一口井前。

  他知道這個地方叫北新橋,卻是第一次知道這裡有口井。

  他探身向井裡看了一眼,發現深不見底,但一絲潮意都沒有,應該是口廢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