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4頁)

  陳長生知道他這時候情緒已經到了暴發的邊緣,心想還是不要繼續煩他,說道:“我随便去逛逛。”

  此時,進入大朝試三甲的年輕考生們都已經進入了天書陵,身影消失在青林之中,隻有他們兩個人還留在外面。

  唐三十六的音調微高,問道:“你真要随便去逛逛?”

  陳長生點點頭,理所當然地說道:“陵園裡的風景不錯,我想四處走走看看。”

  唐三十六像看白癡一樣看着他,心想曆盡千辛萬苦,大家才成功進入大朝試三甲,得到進入天書陵觀碑悟道的機會,你不想着去那些石碑前靜思求學,居然隻想随便看看風景?你真當自己是遊客嗎?遊客可進不了天書陵!

  不理唐三十六如何吃驚惱火,陳長生把他留在原地,圍着天書陵開始散步,初春的天書陵綠意喜人,陵下的園子裡花樹繁多,風景确實不錯,他在其間停停走走,負着雙手到處賞看,真像極了一名鄉下來的遊客。

  因為繁茂青樹的遮掩,天書陵外的人很難看清楚陵裡的畫面,而陵上的人卻能清晰地看到外面,那些行走在山道上的考生們,很多人注意到了他的存在,發現他竟然沒有登陵,而是在外面遊覽,不由好生震驚。

  陳長生居然沒有登陵,衆人震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接着生出的情緒則是各自不同。有的考生覺得他故作淡然,真真令人不恥到了極點,比如槐院的書生以及聖女峰那名叫葉小漣的小師妹,有的人則覺得以他現在的境界以及在大朝試裡表現出來的水準,明明天書陵在前卻不入,實在是太過不自愛,比如關飛白和梁半湖都如此想,苟寒食接過七間遞過來的清水飲了口,看着山下坐在池畔石上發呆的陳長生,卻生出與大多數人不一樣的想法。

  他覺得今天的陳長生有些問題,應該是精神層面出了問題,卻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距離大朝試對戰不過數日時間,在他看來,陳長生的意志堅毅甚至有些可怕,怎麼也不應該在短短數日之内,發生太大的變化才是。

  ……

  ……

  天書陵是一座青山,面積很大,想要沿着陵下的道路完整地走一圈,不是很輕松的事情,尤其是像陳長生這樣停停走走,看着花樹便停停,看着池塘便去發發呆,一路走着一路想着那些有的沒的事情,更是走了兩個時辰,才來到了陵南。

  陳長生正在看道路上的那些五色石子拼成的圖案,忽聽着有轟轟水聲從空中傳來,他下意識裡擡頭望去,隻見一道銀色的瀑布,從青山崖壁裡某處傾瀉而出,化作一道白練,落在數十丈高的崖壁間,四散流溢,變成數十道更細小的水線,穿行于嶙峋山石之間,最終落到地面。

  看着這幕美麗的畫面,他的第一反應是,天書陵南崖真的很陡,沒有太多樹木,怎麼也看不到一座石碑?然後他的視線順着那數十道流水,向下移動,隻見道前有片極為寬大的黑色石坪,坪間有人工挖鑿而成的淺渠,天書陵上流瀉下來的清水,順着那些渠向前方流去。

  他沿渠而行,隻見渠中的水無比清澈,渠底那些白色的石頭仿佛珍珠一般閃耀着光芒。不多時,他便來到了天書陵的正南處,瀑布的聲音漸隐,石坪上的水渠則更加密集,他不禁想到,如果從天書陵的頂處往下看,這些淺渠會構成一幅怎樣的圖案?

  然後,他看到了傳說中的神道。

  那是一條筆直的道路,從石坪直接通向天書陵頂。正如唐三十六所說,想要登上天書陵,這條神道是最近的道路。但這條神道禁止任何人通行,隻有祭天大典的時候,聖後娘娘和教宗大人才能行走于其上。

  神道上沒有任何事物,兩側連樹也沒有,隻有崖石。

  任何人,想着這條神道盡頭的天書陵頂,大概都會生出走上去的強烈欲望。

  但沒有人成功過。

  因為在神道起始處,在無數條淺渠清水之間,有座涼亭。

  亭子裡坐着一個人。

  那個人穿着一身破舊的盔甲,胸甲上到處都是鏽迹,盔甲遮住了全身,從頭臉到手,沒有一處露在外面。

  那個人的手裡握着一把破舊的劍,劍鋒上有很多缺口,劍抵在地面。

  從遠處望過去,這個全身盔甲的人,就像是一座雕像。

  甚至有時候,會讓人懷疑,盔甲裡究竟有沒有人。

  但陳長生知道那是一個人。

  整個大陸都知道這個人。

  這個人在這座涼亭裡,已經坐了數百年。

  很多人都在說,如果不是在天書陵前枯坐了數百年,這個人或者早就已經進入了八方風雨。

  因為數百年前,他就已經是大陸第一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