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頭閉眼,繼續在識海裡觀察那些碑文。
十七座天書碑在他的眼前排列成一道直線,碑文在空間裡重疊相連,無數線條相會變成無數點,他用意識将那些畫面重新拆解,然後組合,漸漸的,那些點順着那些線條移動了起來,緩慢而平順,依循着一種難以言說的規律。
那些圖案就是星圖,無數張不同時刻的星圖,在他的眼前一一掠過。
無比繁多的星辰以時間為軸,在他的眼前不停移動。
星辰在夜空裡行走,留下的痕迹,刻在石碑上,便是前陵天書碑的碑文。
從地面望過去,星辰的前進後退,永遠都在固定的位置,那麼這些變化的星圖,必然是從别的角度觀察所得。
時間緩慢地流走,實際上已經翻過了無數萬年,來到了最後一張星圖。
按道理來說,這張星圖應該描述的便是此時真實夜空裡星辰的位置。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張星圖裡星辰的位置卻和真實的星空截然不同——在最後時刻忽然發現結果和預想中的不一樣,很多人的精神會受到極大沖擊,甚至可能開始懷疑先前的所思所想,但陳長生的心意一旦确定,便再也不會搖擺。
他看着最後那張星圖,安靜了很長時間,然後舉起右手,輕輕地撥了撥那張星圖的邊緣。
星圖是真實的映照,所以不可能是平面的,而是一個立方體。
随着陳長生手指輕撥,悄無聲息地,那張星圖緩慢地旋轉,側面變成了正面。
那又是一幅新的圖案,上面依然有無數顆星辰,卻比先前多了些肅穆恒定的意味。
陳長生睜開眼睛,再次擡頭望向夜色裡。
那裡有一片燦爛的星空。
他識海裡那張最新的星圖,落在了真實的星空上,與東南一隅的那片星域完美地重合在一起。
沒有一顆星星的位置有所偏差,所有的星辰都在那張星圖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這種感覺很美,很令人震撼。
陳長生很長時間都沒有辦法說話。
然後他想到了更多的事情。
王之策曾經在淩煙閣的那本筆記裡,對這片星空提出過一個問題。
在曆史的長河裡,無數前賢都曾經提出過類似的疑問。
如果人類的命運真的隐藏在這片星空裡,星辰的位置永恒不變不移,命運自然無法改變,那麼人活在世上究竟為什麼還要奮鬥和努力?
在人類的認識裡,星空永遠是那樣的肅穆,那樣的完美,就像天道命運一般,不容窺視,高高在上。
今夜,陳長生認識到肅穆并不代表着僵化,真正的完美并不是永遠不變。
因為星辰是可以移動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自己的命星與别的星辰之間的距離以及角度自然也在改變。
如果說那些聯系便是命運的痕迹,那麼,豈不是說命運可以改變?
王之策在筆記最後力透紙背寫了四個字:沒有命運。
是的,根本沒有确定的命運!
轟的一聲巨響,在陳長生的識海裡炸開!
他破解了困擾自己數年之久、最難以釋懷的精神層面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