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6頁)

  有一百名考生通過了這三項考核,這便是國教學院今年招收的新生。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國教學院新生的水準相當不錯,雖然來自那些相對偏遠的州郡,介竟然全部都已經成功洗髓,還有四十餘人已經完成了初照,陳長生甚至發現了幾個修行天賦不錯的學生,而最令人吃驚的是,這一百名新生裡竟然有二十幾個人是從别的學院轉來的。

  既然吃驚,這裡提到的别家學院自然不是京都裡的普通學院,而是指的天道院、宗祀所等與國教學院齊名的青藤諸院。

  看着名單上的那些名字,辛教士有些擔心會不會出問題,惹出什麼麻煩。

  “這些學生大部分已經初照成功,和州郡來的學生相比算不錯,但在天道院這種地方又算不得什麼,肯定不受重視,所以才會想着轉院來我們這兒。”唐三十六說道:“既然本來就不受重視,他們原來的學院應該不會怎麼在意。”

  “可是哪怕是……被搶着吃也會覺得香。”辛教士有些艱難地把那個不雅的字眼咽了下去,說道:“而且最近本來局勢就有些緊張。”

  “所謂諸院演武,其實不過是天海家憑着權勢壓人,與諸院本身并沒有太大關系。”

  唐三十六說道:“再說了,陳長生是未來的教宗,青藤六院都歸他管,提前要幾個學生,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聽着這話,想着昨日在國教學院門口唐三十六指着别天心罵那兩位八方風雨,辛教士知道他是真不在乎,搖了搖頭便不再提。

  招收新生當然不是就考試這麼簡單。

  接下來的幾天裡,國教學院變得無比熱鬧,教樞處派了好些工匠役人,把原來寂靜的校園變成了熱火朝天的工地,好在去年春天的時候,這裡已經做過一次徹底的整修,已經提前打好了基礎,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裡,整個工程便順利地結束了。

  國教學院裡閑置了極大一片地方,不需要全部拿來用,隻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便足以容納新收的這一百名學生。陳長生等人住慣的小樓,還有那片對他們來說特别意義的樹林與湖,則被一道新砌的院牆隔了開來,依然保持着相對的獨立,想必以後也不會太過吵鬧。

  藏書樓裡有陣法,那些書也不易搬動,所以被留在了外面,對所有的學生開放。

  隔出來的那片園林,靠近百草園與皇宮,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别園。

  辛教士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忍不住想問,這個名字和那天灰頭土臉離開的别天心有沒有什麼關系?

  嶄新的寝具送了過來,嶄新的國教規定教材運了進來,嶄新的院服分放到新生們的手裡,食堂升起了炊煙,噴泉向天空裡灑着水花,為酷熱的夏夜帶來了很多清涼。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新生們緊張又興奮地等待着正式上課的日子。

  明天,教樞處就會把這些天選好的教習先生們送過來,同時送過來的,還有一大筆費用。

  夜裡,陳長生在國教學院裡走了一遭,看看哪裡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這才發現原來國教學院竟是這麼大,自己在這裡過了整整一年時間,居然一直都隻在十分之一的區域裡。

  看着燈火通明的藏書樓,隔着窗戶看着那些如饑似渴看着國教學院藏書的學生們,他感覺很好。

  他的老師是國教學院的上任院長,他是國教學院現在的院長。

  國教學院是在他老師的手裡荒廢的,現在看來,即将在他的手裡真正重生。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雖然直到現在,他還是沒有想明白,唐三十六為什麼要弄這樣一出事情。

  回到小樓,替折袖治療完畢後,他和唐三十六最後一次查對名冊上的新生名單,不料卻發現了一個很熟的名字,不禁很是吃驚。

  “他來過嗎?”陳長生指着那個名字,望着唐三十六問道。

  “我也沒看到人,聽說他現在還在天書陵裡,是讓離宮附院一個師弟過來替他報的名。”

  唐三十六問道:“你要是覺得不合規矩,我讓人帶話過去,讓他别來就是。”

  陳長生說道:“别的轉院生倒罷了,他要真過來了,離宮附院肯定不肯答應。”

  唐三十六說道:“又不是我們哭着喊着求他來的,你管那麼多作甚?”

  陳長生心想也對,轉而問道:“别天心那邊怎麼辦?”

  他們都很清楚,别天心那天受了如此大的羞辱,必然憋着一口氣,要在對戰裡面找回來。

  唐三十六指着書架裡那堆挑戰書,說道:“現在已經有一百三十四場對戰等着我們,虱子多了還怕什麼癢?”

  “天海家哪裡來得這麼多高手?”陳長生有些不解,心想這麼多修道強者聽命于天海家,豈不是可以滅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