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3頁)

  去年教宗陛下确認陳長生的地位之後,唐三十六便在國教學院裡緊急召開過一次會議。在那次會議上他明确表示,如果真的沒辦法需要在外面對陳長生行跪拜大禮,那麼回國教學院後,陳長生必須跪回來。

  折袖很清楚唐三十六沒有下車的原因,隻是有些不解,為何他今天沒有像往常那般對陳長生冷嘲熱諷一番。

  唐三十六看着車窗外的場景,神情很平靜,很滿足,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他在想當初在國教學院大榕樹上與陳長生的那番對話。

  或者過不了多長時間,他便要回到汶水,去繼承自己的家業,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富有天下,卻困于一城。但在此之前,他輕狂過,努力過,奮鬥過,與同伴一起,并且踐行了曾經的承諾。

  ……

  ……

  離開小鎮,不遠處便是寒山的山門。

  陳長生有些好奇,問道:“過了這裡,便是天機閣嗎?”

  天機閣是世間最出名的地方,但有意思的是,很少有人知道天機閣在哪裡。

  以陳長生現在的身份地位,如果要查,自然能查到,但就像他初入京都那時節經常表現出對修行界的常識很無知,他對這些事情确實不是太感興趣,與之相比,書籍上的那些知識要重要的多。

  “你白癡啊,天機閣如果在這裡,每次換榜得多慢。”

  不問而知,現在還敢對陳長生這樣說話、并且喜歡這樣說話的人,當然是唐三十六。

  陳長生指着山門說道:“可上面寫着天機閣三個字。”

  唐三十六受夠了他這方面的弱智,說道:“天機閣在何地主持何事,何地便是天機閣,比如現在要召開煮石大會,那麼這裡就是天機閣,如果天機閣要在東川開拍賣會,那麼東川便是天機閣。”

  陳長生很認真地想了想,還是沒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折袖在旁說道:“故弄玄虛。”

  在山門之前,國教騎兵停了下來。

  淩海之王看着陳長生面無表情說道:“不要給離宮丢臉。”

  說完這句話,他轉身便往山道下方走去。

  陳長生有些不明白。

  茅秋雨對他說道:“我們就送到這裡了,下面的路,你們得自己走。”

  “啊?”唐三十六明顯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規矩,問道:“為什麼?”

  茅秋雨說道:“此去寒山五百裡,非請勿入,這是天機閣的規矩。”

  陳長生問道:“難道除了名單上的人,其他人都不能進去?”

  唐三十六說道:“當然不是,我父親當年參加煮石大會的時候,家中的供奉就一直跟着的。”

  “非請勿入,天機老人沒有請我們這些人進寒山,我們自然進不去。”

  茅秋雨說到此事時,情緒有些複雜。

  陳長生更加不解,心想國教乃是天下道門,天機閣就算實力再強,又憑什麼對國教如此輕慢?

  唐三十六随口說道:“肯定是教宗陛下和天機老人當初出過什麼問題。”

  茅秋雨看了他一眼,笑着搖了搖頭,轉身與國教騎兵一道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