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8頁)

  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莫雨了,床上也很久沒有聞到她的味道,看到她留下來的發絲,或者是因為徐有容的緣故?

  當時的國教學院,隻有他一個人。

  牆的那邊是百草園,有個小姑娘翻牆過來,于是國教學院又多了一個人。

  然後,軒轅破來了,唐三十六來了,再後來,折袖和蘇墨虞也來了,去年秋天招新之後,這裡更是變得熱鬧無比。

  想着當初和落落在這裡的時光,他有種恍若隔世的錯覺。

  軒轅破已經走了,想必這時候正在朝着紅河狂奔,落落知道後,想必會很傷心。

  想到這一點,陳長生有些安慰,然後發現自己原來并不能做到心如止水,原來自己還是很在意一些事情。

  悲劇,或者是把美好地撕碎了給人看,悲傷,則是看着美好卻無法靠近,最後被迫轉身遠離,就此不見。

  看着秋日下的京都,想着即将要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他正式開始悲傷起來。

  他看着遠方,忽然喊了兩聲,沒有什麼具體的意思,隻是喊出聲音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南溪齋弟子和國教學院的學生們,看着大榕樹上、身影仿佛要融化在陽光裡的他,很是不解。聽到喊聲後,更是吃驚,南溪齋弟子們心想,聖女怎麼會喜歡這樣的人呢?國教學院的學生們心想,原來院長是這樣的人啊。

  唐三十六、折袖、蘇墨虞看着那處,神情凝重,心情沉重。

  ……

  ……

  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隻剩下數十天,你會怎樣度過這段時間?列出最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情來個心願清單然後賣房賣田去逐一實現?還是躲在房間的陰暗角落裡每天以淚洗面?又或者是無視所有道德規則去放縱自己内心深處的欲望與惡念?

  當陳長生站在國教學院湖畔大榕樹上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在北兵馬司胡同深處的清吏司大獄裡,前太醫署醫正孫大人和前禮部正官楊修身楊大人也面臨着這個問題,不過他們沒有精神去思考這些天怎麼過,隻想把這些天的天數盡可能地減少一些。

  自從被秘密關押入周獄後,他們便很想死,死的越早越好,因為在這裡,真的生不如死。

  鋒利的鐵絲被刺入楊修身的左耳裡,然後從另一邊的右耳裡穿了出來,帶出一些類似腦漿的事物,卻沒有太多血,那是因為這些天,他已經流了太多血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他的熱血早就已經在這些天的折磨裡漸漸消散。

第609章

何以解憂?

  熱血漸散,行刑的時候,囚房裡再很難聽到他擲地有聲的喝罵聲與背誦周律的聲音,但楊修身的那口氣還在,雖然他已經奄奄一息,進氣多出氣少,氣若遊絲,他的骨頭還是硬的,雖然他的肋骨早就已經被打斷了十數根。

  楊修身沒有參加過大朝試,經由普通的科舉入朝為官,多年勤勉政事,才得到聖後娘娘賞識,直接讓他做了宮中的文事官,在所有人看來,他都應該感謝聖後娘娘的恩信,然而他還是像以前那樣,安安靜靜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事,記錄着皇宮裡發生的所有事。

  直到國教學院血案發生後的第四年的秋天,他忽然上了一個奏折。

  這個奏折是彈赅周通的,最後也批評了聖後娘娘。

  聖後娘娘很不高興,把他下了周獄,他在獄中受了無數折磨,但終究還是熬了下來,活了過來,最後被赦免,放了出去,調去了禮部。

  那已經是十來年前的事情了。

  十年之後,他再次被關押進了周獄,這一次再也沒有朝中同僚為他呼喊,聖後娘娘似乎也遺忘了他的存在。

  周通隔着栅欄,看着躺在亂草上的那具血肉模糊的身體,眯着眼睛看了很久,才确認是自己當年最大的敵人。

  “楊大人果然是忠貞之士,受了這麼多刑,居然還是一個字都不肯說。”

  周通說道:“但當年的事情,不止你一個人知道。”

  聽到他的聲音,楊修身在幹草上艱難地動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