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看到師父究竟在哪裡,他想知道師父的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天海聖後沒有回頭,也沒有理他。
天地間的安靜,持續了很長時間。
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清稚的眉眼間寫滿了惘然的情緒。
這是真的嗎?
原來,都是假的。
他忽然想明白了。
是的,一切都是假的。
假作真時真亦假。
他的師父撒了一個彌天大謊,騙了整個世界。
無論是聖後娘娘還是自己,都被騙了。
光陰卷或者真能截短光陰,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落在他的身上。
西流典或者可以改變很多,卻改變不了大江終究西流去。
……
……
在很短的時間裡,陳長生便想通了很多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所有事情。
那些事情曾經是他不解的,是唐三十六不解的,也是徐有容不解的,同時也是他們隐隐擔憂的。
是啊,如果他真的是昭明太子,師父怎麼會讓他進京,就這樣出現在聖後娘娘的眼前?
兩年半前的那個春天,他離開西甯鎮,來到了京都。
他退婚不成,也沒辦法考進青藤六院,最後進了荒廢的國教學院。無論教宗陛下當時知情與否,莫雨拿的那份文書與之有無關聯,現在想來,他必然是要進國教學院的。因為他的師父是國教學院的前任院長,他在國教學院,比較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一點。
教宗陛下最開始的時候,知道這件事情嗎?應該是不知道的。梅裡砂大主教呢?他應該是知道的。
那位蒼老的大主教,坐在教樞處滿是梅花的房間裡,替國教學院遮風擋雨,替陳長生開山搭橋。他讓陳長生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成長、成熟,他在神道上說陳長生會拿大朝試的首榜首名,他讓陳長生木秀于林,無限風光在險峰。
所有這一切,都隻是為了讓他更加醒目,更快讓聖後娘娘發現他,然後關注他,繼而對他産生疑心,開始調查。
因為他是陳長生,他是國教正統傳人,國教學院的院長,修道天才,國教的繼承者,他是昭明太子。
當然,這些都是假的。
他什麼都不是。
他是一顆果子。
他隻是一顆果子。
一顆天生有毒的果子。
他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命運便已經被安排好,那就是熟透之後被人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