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第3頁)

  片刻後他們便知道了當前的局面,臉上的神情頓時變得凝重起來,與離宮各處的教士會合,然後順着神道離開,向京都各處散去。

  ……

  ……

  離宮終于動了,京都局勢也就定了。

  梁王孫離開了淩煙閣,不知為何,唐家二爺沒有殺死他。

  羽林軍開始内亂,皇宮裡到處都是厮殺之聲,直到陳留王拿着先帝的所謂遺旨,單騎闖宮,情況才稍微得到了一些控制。

  緊接着,數位王爺緊随而至,十八位紅衣主教帶着三百名教士入了皇城,皇宮終于回複了安靜。

  朝堂間的情況,要更加複雜一些,叛亂一方遇到的抵抗極大,如果不是禮部尚書堅持同行,也許天道院院長莊之渙帶領的青藤諸院高手,會在今夜殺死更多的人。

  京都的騷動漸漸平息。

  叛亂一方的勢力,逐漸控制住了局面,但真正的勝負,還遠遠沒有分出,因為天書陵還在那裡。

  天書陵四周沒有軍隊,也沒有那些來自各州郡的修道強者,因為這裡的戰鬥層次太高。

  陸續有人來到天書陵,哪怕最不起眼的,也都大人物。

  茅秋雨來了,随他一同到來的,還有一位穿着道袍的瘦高老人以及一名小姑娘。

  天書陵四周的夜色裡、幹枯的河流的對岸,來自各世家、宗派山門的隐藏強者,漸漸顯出身形。

  唐家二爺沒有出現,他悄然無聲地離開了淩煙閣,便再也沒有出現在任何人的眼前,這便是汶水唐家的行事風格,事了拂衣去,該拿報酬的時候才會再次出現,而沒有多少人會知道唐家在今夜的京都之變裡,曾經扮演過最重要的那個角色。

  很多人來到天書陵的時候,秋山家的家主卻離開了,在通往天南的官道上,面對着供奉的疑問,他想了想,說道:“人太多。”

  ……

  ……

  陳長生看着天書陵下的這些畫面,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事實上,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應該想什麼。

  那個與茅秋雨并肩而站的瘦高道人,應該就是大主教令白石道人,那個小姑娘又是誰?

  那小姑娘生的很秀氣,怎麼有資格與這兩位國教的大人物站在一起?

  “牧酒詩,你什麼時候從大西洲回來了?”

  天海聖後看着那個小姑娘,微微挑起了眉頭。

  聽着這個名字,陳長生即便神思再如何恍惚,也清醒了些。

  原來這個看上去秀秀氣氣的小姑娘,居然就是牧酒詩,國教六巨頭之一?

  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位最神秘的國教大人物,居然如此年輕,而且聽天海聖後的話,難道與大西洲又有什麼關聯?

  牧酒詩看着天書陵峰頂,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娘娘,我隻是被過來做個見證,您可别對我生氣。”

  天海聖後微嘲說道:“如果不是怕太難看,今夜連魔族也會派人過來。”

  沒有人回答她的這句話,無論是正在夜色裡行來的教宗陛下,還是剛剛進入洛陽城的計道人。

  因為正如她所言,這是很丢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