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9頁)

  教宗在他的身後。

  大殿裡,數千名主教如潮水一般跪倒在地。

  廣場上,數萬國教騎兵與教士如潮水一般跪倒在地。

  離宮外,數十萬信徒如潮水一般跪倒在地。

  看着這幕畫面,教宗緩緩眯起了眼睛,如飲醇酒,很是滿意歡喜。

  他的眼睛越來越眯,直至閉上,然後再也沒有睜開過。

  那雙蒼老的眼眸裡的浩瀚的星海,至此再也沒有人能看到了。

  陳長生轉頭望過去,握着神杖的手微微顫抖起來。

  茅秋雨扶住了教宗的身體,向他搖了搖頭。

  近處的人群裡隐有騷動,但沒有亂,以桉琳等大主教為首,所有的人依然跪着,隻是……偶有飲泣之聲。

  洗煉道心的頌聲,滿是懷念與悲傷的哭聲,在宏偉的光明殿裡越飄越高,然後被一道鐘聲暫時請回塵世。

  無論是離宮的聖鐘還是教樞處、天道院的聖鐘,都同時響了起來。

  鐘聲迅速傳遍整座京都,然後傳向更遠處,把教宗陛下回歸星海的消息送到大陸的四面八方。

  擦擦擦擦,無數聲金屬摩擦聲仿佛同時響起。

  在離宮殿間廣場的國教騎兵們抽出了自己的兵器,人海裡生起一片黑色的潮浪。

  無論是神弩還是鐵槍或是刀劍,都是那樣的寒冷,那樣的鋒利,直直地向着夜空,向着那靜穆不變的億萬顆星辰,這不是人間對星海的示威,而是助威,或者說這是一次盛大的壯行,送君離開千裡之外。

  草月會館、桂清宮、苔所、清水瓦台、天道殿、秋寓,是離宮裡最重要的六座宮殿,便在這時,六道極為神聖宏大的氣息從這些宮殿裡生出,向着冷清寂寥的夜空而去,然後不知道在何處相遇,變成了可見的六道光。

  那些光的顔色并不相同,看上去就像是一道彩虹。

  從來沒有人見過夜裡的彩虹,離宮裡跪倒在地面上的人們,京都裡跪在各處的民衆們,紛紛擡起頭來,震驚于天之異象,感傷地想着,這或者便是人間對教宗陛下最後的送别吧?

  陳長生知道那并不是彩虹,而是力量。

  在那六道氣息從草月會館等六座宮殿裡生出的那一刻,他以及京都所有聚星境上的修道者,都清楚地感知到了那種力量。這力量來自于六座宮殿裡的國教重寶,也來自離宮之間的那片地面,更準确地說,自地面下方的那座陣法。

  道門存世無數年,被尊為國教已近千年,而在之前也曾經是好幾個著名王朝的國教,要說曆史底蘊之深厚,資源累積之豐富,在某些方面,即便是現在的朝廷都不見得比得上,有這樣的陣法、有再多不為人知的神器都不奇怪。

  比如這時候插在床頭的那根火把——白日焰火。

  這件魔族的聖器在淩煙閣裡存放了很多年,是皇辇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書陵之變那夜,天海聖後擲出霜餘神槍,毀了淩煙閣,閣裡的那些畫像被盡數燒成飛灰,霜餘神槍不知所蹤,在人們想來,應該被重新藏在了皇宮裡。

  誰能想到,白日焰火竟是歸了離宮。

  曾經的魔族聖器,後來的大周重寶,現在隻是一件普通的照明事物。

  聖潔熾烈卻不刺眼,而且沒有任何溫度的光線,落在教宗蒼老的面容上,相信不會讓他覺得有任何不适。

  陳長生坐在榻邊,念完了第九遍長生經,站起身來,望向白日焰火以及被它照亮的幽殿。

  國教是教宗陛下留給他的遺産,白日焰火自然也是這份遺産裡的一部分,神冕、神杖、六座宮殿裡的重寶,離宮裡的陣法以及此時還在離宮内外跪拜不肯離去的億萬教士與信徒,也是如此,還有權力。

  但他記得很清楚,應該還有份遺産,現在卻不知道去了哪裡。

  教宗陛下曾經很清楚地表達過自己的意思,他死後,那件事物要由陳長生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