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6頁)

  把這種權力交給别人實施,換個角度想,其實就是在推卸責任,也可以說不負責任。

  在安華看來,能夠做出朱砂丹的那個人必然宅心仁厚,心懷蒼生,必然不會如此。

  “那個人沒有把權力完全交給唐家,提前已經設定好了很多規矩。”神官看着她微笑說道:“首先便是嚴禁追索他的身份來曆、詢問朱砂丹的名字從何而來,另外嚴禁解析藥物成分。”

  安華這才明白為何先前自己說國教和朝廷應該仿煉的時候,房間内外會變得如此安靜,人們看着自己的眼神會那樣奇怪。原來這是那人提前就訂好了的規矩,或者說,這是朱砂丹的禁忌。

  那麼怎麼分配呢?如何把朱砂丹分配到十餘座軍府并不是難事,她并不擅長這方面,也能大概想到,分配方式應該是按照各軍府的将士數量進行,這種方法最簡單也最公平,真正的難點在于如何分配到具體的傷者身上。

  松山軍府在前線十餘座軍府裡是較大的一座,每個月最多的時候也隻拿到過六粒丹藥,最少的那個月隻有兩粒,而就算是戰事最為平穩,沒有大的戰役發生的那個月裡,身受重傷、面臨死亡的傷員,也至少有百人。

  “聖光術和醫官能夠治好的傷員,不給,傷勢再如何重,哪怕斷腿斷臂,隻要不死,不給。”那名年長醫官介紹道:“朱砂丹給誰不給誰,與年齡長幼無關,與職位高低無關,不看家勢背景,首先供給神職人員,第二陣師。”

  安華很快便想明白,為何會這樣分配。

  前線的神職人員或多或少都能施展聖光術,一粒朱砂丹救活一名神官,便意味着以後能夠救活更多人。陣師在戰場上承擔着最重要的任務,承受着最大的壓力,死傷率極高,也極受敬重,排在第二也能夠被接受。

  神官接着說道:“接下來就要看傷者的境界如何以及傷勢,境界越高、傷勢越重的人,在序列裡越靠前。”

  安華有些沒想明白,為何境界越高的修道者,越容易得到朱砂丹?

  将軍忽然面無表情說道:“因為這是戰争,救活一名強者,比救活一個普通人,對人族來說更有意義。”

  從純粹理性的角度出發,這句話當然有道理,可是……生命難道不都是平等的嗎?

  不看職位,不看家勢,不看年齡,但依然會有貴賤之分嗎?

  安華忽然覺得有些冷。

  一道憤怒的聲音在房門外響了起來:“這不公平!難道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命就不是命?”

  聖醫館裡的一名傷兵不知何時來到了門檻外,腋下夾着拐,褲管輕飄,應該是在戰場上斷了腿。

  很明顯,這名傷兵的憤怒控訴,在松山軍府以及别的地方,都曾經不止一次的出現過。

  沒有人理會這名傷兵,房間裡很安靜,便是安華都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低着頭。

  現實是殘酷的,那人對朱砂丹的分配方法确實顯得很冷漠,但誰都無法否認,這是正确的。

  “那麼……誰來判斷傷情的輕重緩急?”安華擡起頭來看着神官問道。

  很明顯,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也是真正麻煩的問題。

  ……

  ……

第746章

一顆丹藥引發的血案

  在安華想來,判别傷情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理所應當由品德與能力都值得信任的離宮神官們執行,然而,迎着她詢問的眼光,神官搖了搖頭,欲言又止,情緒有些複雜。

  “現在傷情判斷由唐家管事還有随軍的醫官負責。”

  那名年長醫官說道:“那人事先便拟好了傷情判定的條陣,具體的條款寫的非常清楚,現在每個聖醫館裡都存着一份,無論唐家管事還是我們,都必須按照這個條陣來,誰也不敢随便亂來。”

  說完這話,他從袖裡取出約半指厚的一本簿冊遞給了安華。

  安華接過簿冊開始翻看,随着看到的内容越來越多,眼裡的欽佩神情越來越濃。神官自然也看過傷情判定條陣,感慨說道:“就算沒有朱砂丹,隻看這個傷情判定條陣,便可以确定,那位必然是一代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