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6頁)

  山嶺秀美,風景怡目,但他根本無心去看,任呼嘯的山風撲打,睜着眼睛,盯着山道上的任何細微變化,神識也随風而去,提前便能察知到前方的動靜,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他需要弄清楚那些陣法。

  徐有容在通信裡沒有談過太多南溪齋的具體事務,但提到過山道上的那些陣法或者說禁制。

  果不其然,在那片竹林之後的十餘裡山道上,陳長生遇到了數處非常精妙的陣法,即便以他的實力,哪怕萬劍齊出,想要破解那些陣法,也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好在他在周園裡在雪廟裡在天書陵裡與徐有容交流過很多這方面的内容,對這些陣法有一定了解,再加上他現在是教宗,國教南北兩派雖然有些差異,但畢竟同出一脈,他很快便找到這些陣法的生門,很輕松地通過。

  陣法的生門往往已經離開了山道,到了某處溪下或是某顆巨石旁,但大緻方向不會出錯,他繼續向着原處那道山崖掠去,山崖後方有仿佛萬年不散的雲霧,聖女峰便在那片雲霧裡若隐若現,哪怕已經近了很多,依然難以看清真容。

第873章

石壁的兩邊

  向着那道山崖奔掠的過程裡,陳長生看到很多南溪齋的弟子,正沿着山道匆匆向山下趕去,心知應該是被山門處的動靜驚動。在那些南溪齋弟子裡,他看到了一些很熟悉的面孔,心情略微放松了些,心想雙方應該不會再有誤會産生。

  很快他便來到了那片山崖前,白石山崖間生着些松樹,還有很多極細的瀑布垂落,崖前是一大片平整的山坪,青樹掩映間,可以看到無數幢樣式清美的建築,想來便是傳說中的南溪齋,如果是正常前來拜訪,或者他會好好欣賞一番,但現在哪有這個心情,略看了眼便繼續向着山崖上疾掠。

  崖間已經沒有山道,到處都是密林或者是陡峭的岩壁,即便擅于攀援的猿猴想要上去,也會覺得有些辛苦,但對陳長生來說,難度并不是太大。

  順着山崖攀援而上,漸行漸高,山勢漸陡,離地面也越來越高,身周的雲霧也越來越濃,直至再也看到下方的南溪齋,也看不到上方的天光,隻能憑着先前的印象判斷方向,他不覺困難,反而生出一種親近的感覺。

  當年在西甯鎮時,他偶爾會随着師兄去鎮外那片雲霧深處的孤峰裡采藥,對這種環境非常熟悉。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雲霧忽然變淡了很多,頭頂的天光也變得越來越清楚。

  陳長生精神為之一振。

  寒冷的風穿過峰間的青樹與怪石,落在他的臉上,裡面帶着些濕意。

  雲霧驟然散去,他視野變得無比開闊,往北看可以看到彎曲如線的桐江。

  這便是聖女峰的峰頂。

  ……

  ……

  陳長生非常确定,徐有容便在這裡閉關,但他在峰頂走了兩圈,看到了數百棵從來沒有見過的古樹,看到了她在信裡提到過的崖邊的那塊石頭,甚至看到了她在信裡提到過的那幾種翠色的可愛的小鳥,就是沒有看到洞府。

  白鶴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不過這個時候他已經平靜了很多。在奉陽縣城聽到肖張那番話後,他便一直很緊張甚至有些焦慮,到了這裡後,所有的緊張與焦慮都已經消失無蹤,因為峰頂就像她在信上說的那樣,沒有任何變化,也沒有任何戰鬥的痕迹。

  依然讓他有些不解或者說警惕的是,按道理來說,徐有容在聖女峰頂閉關,即便可能要數年之後才能出關,南溪齋也會留些弟子在這裡随侍才對,不然若她在洞府裡修行出了問題需要幫助怎麼辦?

  他回到峰頂面北的那面,這裡有數棵古樹,還有一處很淺的水潭,正是他先前以為應該是洞府的地方。他做出這個判斷,除了方位與風景以及水潭畔的那些痕迹,最主要是因為這裡的碑文數量最多,看着最古老。

  在聖女峰的峰頂崖壁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碑文。

  那些碑文是直接刻印上去,其中有些有他很熟悉的碑文。

  天書碑的碑文。

  他聽徐有容說過,這些是首代南方聖女從京都天書陵裡親手拓印的天書碑文。

  與李子園客棧外賣的那些拓本不同,這些碑文裡蘊藏着那位聖女的無上智慧與至高神魂,擁有天書碑的真義。南溪齋對天書碑的研悟,向來不弱于離宮,在某些方面甚至還要更勝一籌,便是因為她們擁有這些碑文。

  陳長生在崖壁上找到了照晴碑的碑文,伸手摸了摸,手指傳來清涼的感覺。

  那些線條與天書陵的碑文并無兩樣,但隐隐有些極為細微的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