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的自然是對面那座被雲霧籠罩的山峰。
折袖說道:“我不見得一定會死,所以不能說是遺願。”
陳長生說道:“不錯,我已經活到二十歲了。”
唐三十六問道:“那為什麼我們要去離山?”
陳長生說道:“因為離山就在那裡啊。”
(間客裡面說過一句話——為什麼要戰鬥?因為敵人就在那裡啊!從登山界的名言來的,很酸,但我覺得特别可愛,明知道用在這裡特别賤,特别欠抽,但還是忍不住用了,大家把眼睛閉着,也忍忍吧。)
為什麼要去離山?
因為七間就在離山,折袖想要見她,就是這麼簡單。
而且離山與聖女峰很近,用不了多長時間便可以到。
對陳長生來說,這一次離山之行除了滿足折袖的想法,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曾經在道藏裡看過某篇劍論,提到過離山劍宗有一種法門應該可以幫助折袖暫時穩定住病情,隻是不知道現在的離山有沒有人修行過這個法門。
雲霧裡的鐵鍊若隐若現,随風輕擺,看着極為兇險,但對陳長生一行人來說,算不得什麼困難。
沒有用多長時間,他們便越過了深不見底的山澗,來到了對面那座山峰裡。
在葉小漣的帶領下,他們穿過山崖間陡峭的石道,向着北方諸峰而去。
又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繞過數座青山,衆人終于遠遠看到了離山的主峰。
離山的主峰被雲層隔着兩截,下面生着茂密的植被,雲上的山峰則盡數都是岩石,就像是一根參天的石柱,在陽光下閃耀着奪目的光線,遠遠望着就像是一把随時準備刺向天空的巨劍。
看着這座石峰,陳長生等人直覺一道淩厲劍意撲面而來。
他們甚至生出一種感覺,那座山峰折射出來的光線随時可以變成縱橫天地之間的劍氣。
越靠近離山主峰,這種感覺越來越清晰,不過始終沒有看到有飛劍來詢,隻在雲霧深處偶爾看到有劍光亮起——經由葉小漣的介紹,他們才知道這應該是諸峰弟子正在勤勉練劍。
陳長生的劍道天賦極高,對離山劍法更是研究極深,隻從那些劍光的痕迹便能判斷出雲霧裡那些離山劍宗弟子練的是什麼劍法,修的是何種劍道,如今的造詣已經到了何等程度,很是贊歎。
折袖與唐三十六看到那些劍光的感受,更多來自直覺,覺得那些劍光好生耀眼,劍意好生淩厲,卻又無比光明正大,給人一種堂堂正正的感覺,顯得特别青春昂揚,有極鮮活的生命力。
縱使這幾年與離山劍宗有諸多故事,唐三十六從來都不喜歡對方,也不得不承認這讓他想起了國教學院。
他最喜歡的、他的國教學院。
折袖與陳長生也同樣如此,甚至想着當初如果沒有進國教學院,來離山修行或者也是個極好的選擇。
沿石道斜斜向上,地勢漸高,山林漸寒,樹葉漸疏,山風漸疾,雲霧被驅散很多,漸能看清楚峰間的景物。
隻見無數道崖坪上到處都有劍光縱橫,有些幽靜的洞府前有弟子在盤膝悟劍。
葉小漣向他們介紹道那些洞府往往是離山長老的居所,那片生着紅楓的樓閣乃是刑堂,更高處的那片石屋則是劍堂,至于那些崖坪中間的數十座白色小院則是弟子院,而往前去……
“這是什麼石頭?”
唐三十六指着道旁一塊仿佛被水洗過千萬年,顯得無比光滑的方石問道。
那塊方石從形狀來看并無特殊,但其間隐隐散發着某種劍息,明顯不是凡物。
葉小漣說道:“離山祖師當初磨劍三百年方悟劍中至道,據說這便是那塊磨劍石。”
唐三十六說道:“如果傳聞是真,那可真是塊寶物,不知弄到雪老城去拍賣,能換回多少晶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