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第10頁)

  ……

  順桐江北上,出落梅山脈東麓,陳長生一行到了大周朝最南方的汝南郡。

  辇駕進入汝南王府的時候,太陽才剛剛越過樹梢,可以想見這一路來的多急。

  唐三十六和戶三十二都覺得疲憊到了極點,同時也好奇到了極點。陳長生離開阪崖馬場之後,一直有人給他送信,離宮的所有安排都與那些信件有關,寫信的人究竟是誰?為何陳長生會言聽計從,而今天這封信裡又寫的是什麼内容,竟讓陳長生如此着急,甚至讓他們想起了當時在奉陽縣城陳長生知道聖女峰生變後的情形。

  對陳長生來說,世間有誰的地位竟與徐有容差不多?

  來到汝南王府深處,唐三十六與戶三十二并沒有找到答案,而且等着他們的并不是汝南王,而是……婁陽王。

  這位陳氏裡最窩囊的王爺看着極為疲憊,滿身塵土,應該也是剛剛從北方趕到這裡。

  看着陳長生走了進來,婁陽王趕緊參拜,跪到地上,屁股撅的極高,顯得極為恭順。

第932章

商信舟來信

  看着這幕畫面,唐三十六心情微異——就算陳長生是教宗陛下,就算這位王爺再膽小懦弱,何至于行此大禮?

  陳長生看着婁陽王微顯笨拙的動作與笨重的身軀,微微失神,不知道想到什麼,竟沒有立刻讓對方起身。

  唐三十六再次覺得不對,很明顯陳長生對這位王爺的态度或者說心态有些問題。

  在陳家諸王裡,這位婁陽王可以說最低調老實,哪怕朝廷與國教争執的再如何厲害,對離宮的态度向來恭謹,先前的畫面也證明了這點,按道理來說,以陳長生的性情與行事就算不對這位王爺如何親熱,也不應該如此冷淡才是。

  沒有聽到陳長生的聲音,婁陽王的神情顯得極度不安,汗水涔涔而下,用可憐的眼光看了唐三十六一眼。

  唐三十六用手指輕輕地戳了一下陳長生的後背,陳長生終于醒過神來,趕緊請婁陽王起身。

  婁陽王明顯松了一大口氣,趕緊從懷裡取出一封很薄的書信,就像捧着傳家寶般小心翼翼地遞到了陳長生的身前。

  戶三十二看着那封信的封皮,确認不是平時以及今晨的那些書信,那麼這封信又是誰寫的?

  窗花紛繁,仿佛真實之物,天光從屋外進來變淡很多,有些幽暗。

  陳長生看着信封上的符印,停頓了片刻,然後很熟練的拆開。

  信紙上的筆迹已經多年未見,但依然熟悉,就像寫信的那個人一樣。

  筆觸順滑而流暢,仿佛鎮外的溪流,看似秀媚,實則風骨暗蘊,如霧中的孤峰。

  陳長生看到第一行字,面色微沉。

  晨間收到的那封信上說的事情果然是真的。

  他皺眉,再也沒有松開過。

  唐三十六與戶三十二看着他,用視線相詢。

  “這是老師寫給我的信。”

  陳長生說道。

  聽着這個答案,二人震驚無語,婁陽王不停擦着冷汗,屋裡一片安靜,整座汝南王府都沒有任何聲音。

  朝廷與離宮之間,商行舟與陳長生師徒之間,已然對峙數年,局面極其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