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2頁)

  這次以大朝試為借口,南方諸宗派世家共有兩千餘人進京,這麼多人自然無法住在客棧裡,被安排到離宮、青藤諸院以及京都大大小小的道殿裡,陳長生沒有發話,戶三十二處理的非常妥當,沒有出任何問題。

  最開始的時候,雙方之間難免會有些陌生感,但稍微熟悉之後,沒有誰願意錯過這樣難得的南北交流的機會,很快在離宮、青藤諸院以及那些道殿裡,雙方開始進行切磋,更多的時候當然還是坐而論道,免傷和氣。

  像木柘家以及吳家這樣的豪富世家,在京都裡當然有自己的寓所,不需要安排住處。那些駐守京都的子輩,也更方便向家主們提出自己的疑惑……您為什麼願意聽從聖女的谕旨前來京都?

  木柘家的老太君把雙腳放入滾燙的水裡,發出一聲疲憊的歎息,說道:“我們這些家的根基在南方,又不是在北邊。”

  以此而論,聖女峰的谕旨當然要比朝廷的聖旨更加重要,但以木柘家的地位實力,就算不聽徐有容的話,她又能如何?

  在木柘家的這些子輩以及京都民衆的印象裡,徐有容是天賦驚人的鳳凰,是地位尊貴的聖女。

  她不是陰謀家,按道理來說,她應該不擅長用什麼強硬手段,更沒有什麼冷血手段,而且也沒有這種能力。

  “你們都不知道聖女是什麼樣的人。”

  木柘家的老太君不知道想起了什麼往事,眼裡露出後怕情緒,說道:“她就是個瘋子。”

  在相隔不遠的另外一座華貴府邸裡,吳家家主與任戶部侍郎的族弟進行着類似的談話。

  吳家家主歎息說道:“你不知道,聖女瘋起來是多麼可怕。”

  聽着這話,吳侍郎臉上流露出荒謬的神情,明顯不相信他的說法。

  吳家家主沒有多做解釋,感慨說道:“你們沒有經驗,自然不會怕,但我是真怕了。”

  吳侍郎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下意識裡心生寒意,又問道:“那秋山家呢?”

  汶水城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唐三十六出了祠堂,所有人都知道,唐老太爺已經改變了态度。

  在商行舟與陳長生的師徒之争裡,他将保持中立。

  四大世家,現在就剩下秋山家的态度不明确,這次入京的隊伍裡,也沒有看到秋山家主。

  “那個老狐狸最慘,平日裡習慣了左右騎牆,但這次根本不用他表态,衆人便知道他會站在哪邊。”

  吳家家主忽然覺得心情好了些,嘲笑說道:“誰讓他生了這麼一個好兒子。”

  ……

  ……

  京都外有一座叫做潭柘的道廟。

  這座道廟的後院裡有一棵銀杏樹,相傳是當年太宗皇帝親手所種,至今已近千年。

  那棵銀杏樹生的極好,到了金秋時節,樹葉變黃,便會成為一座金色的瀑布。

  三年前王破入京殺周通,就是在這顆銀杏樹下坐了十一天,靜思悟刀,繼而在洛水畔驚天一刀斬了鐵樹。

  現在是初春,銀杏樹葉自然沒有變黃,王破也不在這裡。

  秋山家主從道廟裡走出來,坐在那把冰冷的石椅上,連歎了三口氣。

  他也來了京都,但沒有進京,而是第一時間來了潭柘廟。

  他想找到王破,勸王破去洛陽。

  總之,他不希望商行舟回京,更不希望商行舟看到自己。

  因為他非常不看好徐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