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沒有拒絕,她已經顧不上臉面了,她要為她的孩子搏一把。
她照做了,她帶着四個孩子,跪在宮門前,伸出雙手展示這些年為了照顧鄧淩而滿是傷痕的雙手,哭訴着鄧淩的無情。
直到這件事傳到太後耳中,太後命我查明此事時,我伸手将她扶了起來:「你可以歸家了,剩下的交給我。」
阿秀拉着孩子們往回走時,一步三回頭,我想她現在是後悔的,她已經知道了讀書的用處。
後面的事情,變得很簡單,鄧淩德不配位,曾經的書中男主,被太後下旨剝奪了狀元頭銜,趕出去宮去,永不錄用。
鄧淩被趕出宮後,太後又下了一道旨意,命他二人和離,命鄧淩将這些年阿秀賺的那些錢,都還給阿秀。
鄧淩不甘心,卻又不得不這麼做,聽聞他沒有營生,和離後根本還不上那些錢,隻能以後欠着慢慢還。
如此情況下,慶王讓郡主與他和離嫁歸家,他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男主鄧淩的人生,徹底毀了!
沒人知道的是,若非姑母提醒,我本會撿他回家,成為這本書的女主之一,也是他的墊腳石之一,我會遵循這本書的軌迹,為他生兒育女,為他操持家務,賺錢供他科考,最後被他貶妻為妾,孤獨的死在他家後院中。
姑母的出現,不但改變了我,也改變了鄧淩的結局。
她點醒了如太後娘娘、頌姨那樣的後宅女子,讓她們敢于對男人說不,敢于争權奪利,讓女子在這艱難的世道,也有了庇護。
我在朝中站穩腳跟後,頌姨離開了京城,她回到了江南,變賣了家産,将那些錢都投到了朝廷督辦的女學之中,她教書育人,成為令人尊敬的女先生。
而我終身未嫁,一步步地從禮部從五品員外郎,再到禮部郎中、侍郎、尚書,我一步一個腳印,朝着至高無上的權力走去,為天下千萬女子發聲,為天下女子做示範。
後來有越來越多的女子進入女學,然後太後力排衆議,開設了女子恩科,入朝為官的女子越來越多,女子在本朝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女子也能出門做生意,女子不再是嫁人一條出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