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4頁)

這位一邊與人勾肩搭背,一邊又振臂揮動,似激動、似憤怒,又有點兒癫狂,可攬頸的手臂以及側翼的陰影,卻讓這個有些失控的動作,變出些守衛者般的昂然。

謝俊平最初還在嚷嚷“我哪有這麼瘋”,可看到整體構圖之後,卻是越看越樂,直至合不攏嘴,滿意到極點。

最後隻有一處不滿:“邊上是你吧,為什麼不畫出來?”

“我不擅長自畫像。”

羅南簡單應付一聲,随即将這幅圖片傳過去,任謝俊平如何處置,他也不管了。

而接下來,羅南将新畫的兩個草圖,以及之前積累的一批同時選中,在屏幕上長按數秒,繪圖軟件的第二層,也是真實的面貌打開。

昨天在軍艦禁閉室中,他曾經嘗試過,失敗了,今天換了機器,一切順利。

第二層界面的主體,就是祖父筆記扉頁上的正四面體,隻不過并沒有内切、外接圓球,而是做了四次平形切分,大略分成高度相同的五層,就在灰色背景之中旋轉。

謝俊平的眼神移過來,有點兒好奇:

“馬斯洛?”

這個界面看上去确實和經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圖形很接近。該理論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從基本的到複雜的,如階梯般排列了五層。

隻要稍微有一點兒社會學、心理學常識,對這個上世紀的經典理論及相關圖形就不會陌生。

謝俊平指指點點:“由下到上,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

“是學生、職員、技師、教士和政客。”

“這麼俗……我是說這些職業可以搞階梯排列?”

羅南沒有解釋,此時他選中的十多幅草圖,都移轉進入正四面體的封閉空間中,裡面還有至少數百張同樣類型的作品,散落分布。

在封閉空間中,所有的草圖都等比例縮小,随着新的草圖進入,開始上下翻動,看上去就像一幅奇妙的牌具,在軟件的驅動下,反複洗切,重新排列。

數秒鐘後,“洗牌機”内的數百張作品位置确定。絕大部分都排在最下面兩層,偶爾有第三層,但第四層、第五層都是空白。

“可以當塔羅牌玩兒?算命的?這軟件哪個公司出的啊?”謝俊平被界面的奇妙變化吸引了,一腦兒的疑問,同時睜大眼睛,努力尋找屬于自己的圖像。

“是我父親的作品吧。”

“……”

謝俊平立刻老實了。他現在約略摸透了羅南的脾氣,知道隻要是與“父親”相關,羅南定然不會有任何好心情。

剩下這段路程,羅南清靜很多。大約七點一刻,飛車抵達藍灣社區,這要比平常到家時間晚一些。

和謝俊平告别,羅南走入社區,很快頭頂就響起“刮刮”的噪音,熟悉的節奏表明,那是“墨水”在打招呼。

羅南沒擡頭,一路走進公寓樓電梯。選了樓層之後,就又打開筆記本,盯着仿紙軟屏上,特殊的二層界面呆、然後冷笑。

那個懦夫,就是宣示存在,也永遠縮頭縮尾。

繪圖軟件是這樣;

外接神經元是這樣;

樹洞空間……是不是這樣?

羅南不知道,可心裡油煎火燎似的灼熱痛感,卻是再清晰不過!

電梯抵達樓層,金屬門打開,羅南“啪”地一聲合起本子,大步走出去。家居智能感應到他的存在,經确認後開啟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