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爺爺的“瘋言瘋語”中,“神”這個字眼兒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且占據了非常核心的位置。
如果在以前,羅南不會在意,可如今眼界大開,想法就很難繼續單純下去。
他閉上眼睛,實際上通過六耳接通了靈波網,進入職業協會界面。随即搜索“秘密教團”條目,重點查找與組織結構相關的信息。
很快,大批量的信息湧出來。似乎協會的靈波網設計在智能篩選上不是太給力,羅南隻能艱難地尋找、梳理,直到有這麼一段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絕大部分秘密教團創始人,不可避免地受到現有社會文化的影響。他們在搭建教派基本結構之初,往往以古代神話、主流宗教、曆史傳說為參照,甚至以小說、遊戲為範本,為教派塗抹上各種幻想色彩,并設計嚴格的等階,具體概念上千差萬别……”
“考察存在十年以上的秘密教團,則必須承認,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出現了一種令人側目的‘趨同性’。特别是在組織結構上,三大世界性秘密教團,幾乎不約而同地将内部人員分成了四階,雖然名稱各不相同,可裡面的含義是很接近,我将它們統一解釋為:淺信徒、虔信徒、狂信徒、恩眷者。
“顧名思義,這四個層次的教衆,對‘神明’的虔誠、奉獻程度是不同的;而受到‘神明’的恩賜與獎賞,也是不同的。事實可以證明,對于那些‘神明’、‘主祭’來講,各個等級的教徒,對他們的供養、索取、反饋,是真實不虛的,是有嚴格等級判定的,他們不約合同地擁有一個相似但嚴密、可行的邏輯,并形成了至今仍然穩固的體系……”
看到一半,羅南就覺得這篇文章很合他的意,正好解答了他的問題,就特意留心了一下作者名字,沒想到還挺眼熟。
“竹竿……”
如果不是重名的話,這人正是28号晚上,行動中負責情報工作的那位瘦高個。羅南記得他一直嬉皮笑臉的,言辭卻很犀利。
羅南加深了印象,又将此人的表述,與自家情況相對應。
此時他終于明白,剛剛的熟悉感來自何方。秘密教團的四級結構……當然,也可能是從某本小說、某個遊戲上借來的定義,似乎完全可以與“格式塔”相對照。
雖然格式塔有五層,可最上層的“政客”,在定義上較為特殊,代表了對整個格式的颠覆和否定,暫時可以不論。
下面四層,就很靠譜了。
如果這麼來看,爺爺的“格式論”、至少是“社會格式”這一層,豈不也是一種能力解釋體系……且是傾向于秘密教團立場的?
那現在的他算什麼?某個育不良的神明嗎?
羅南揉捏額頭的力量更重。
“累了?快到家了。”姑父突然開口說話。
羅南“呃”了一聲,從思考模式中跳出來,貌似他剛剛的态度,讓姑父姑媽更擔心了。想了想,他故作輕松地咧咧嘴:
“也不累,就是有點兒餓。”
姑父嗯了一聲,回頭對姑媽說話:“回家做飯是晚了。是讓‘老莫’做營養餐,還是在外面對付一下?”
莫鵬驚恐地叫起來:“天,别勞動他老人家!”
(稍後還有第二章)
第五十一章
進錯門(下)
“老莫”就是家裡的智能管家,由于購置時不慎選擇了“綠色環保”傾向,在這位人工智能的烹饪菜單裡面,就永遠缺失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選項,而且做出的營養餐,像是藥品,更甚于食物。
人到中年,姑父姑媽對此不算排斥,偶爾偷懶嘗鮮也無所謂,可對莫鵬而言,他甯願去喝白開水!
羅南也覺得,大量消耗腦力的他,最好還是加強營養補充。
看到兩個年輕人的難色,姑父從善如流:“那就在外面解決,附近有一家新開的飯館不錯。”
說着,他就通過車載智腦聯網訂餐,運氣也不錯,雖然已經進入了繁華的夏城市區,又正是飯點上,還是成功下單。
休旅車切入另一條車道,進入某棟摩天大廈的繞行光軌,開始逐漸擡升交通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