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1頁)

“四十年立教祭典在即,為了恢複教團的榮耀,我們的行事,總少不了危機和冒險,這是血焰意志鼓勵的,隻要最終目标達到就好。”

主祭平淡安排:“你的放牧地點已經有一名寄魂使,我會再派出一位,還有交通工具。你現在的任務,就是盡快脫離風暴中心,将我們的模具,安然帶回。”

“如您所願,閣下。”摩倫斷開通訊,意識徜徉在火獄深處,莫名有些出神。

已經四十年了啊。

四十年前,三次世界大戰方興未艾之時,血焰教團的第一任主祭,在戰争的絕望中,感受到了偉大的血焰意志,實現能力覺醒,并在在戰場上成立了血焰教團。

那是世界上有據可考的、最早的現代秘密教團之一。摩倫就屬于教團中的創教元老,當時他隻有二十歲,是一名初上戰場的新兵。

他從血焰賦予的殺戮權力中,獲得了無盡的快感,而教團的迅展,也讓他擁有了少年時從未夢想過的成就。

作為老牌秘密教團,“血焰”曾經有過驚人的輝煌,他們的教衆遍布全球近三分之二的大都市,是當年少有的世界性教團之一。

可是好景不長,過于激烈極端的教義,在失去了戰争和危機環境的支持之後,就喪失了活力。教團在戰後迅衰落,而連續多次大的教義改動、内部分裂、對外依附等變故,将這支強大的勢力切割得支離破碎。摩倫所在的這一支,隻能縮在夏城一域,憑借高層不俗的戰鬥力,勉強維持一個秘密教團的顔面。

而在多年的變動中,實現血焰意志與低層信衆溝通的最重要工具――教團祭器不幸損毀,更給了教團以沉重一擊。

強大的祭器本是血焰教團的驕傲,是他們區别于那些野狐禅、野雞團的傳承重器。正因為有了“祭器”,才使那些低層教衆,擁有了一個與偉大血焰意志的直接溝通的常規渠道,具備了“神通顯化、幹預現實”的真實反饋,是凝聚人心、培養後進的最佳途徑。

失去了祭器,對于一個立足于凡力量的教團而言,無疑是緻命的打擊,也是慘痛的羞辱。

如今,他們教團也和那些野雞團一樣,每次的祭祀活動,無論大小,都需要主祭承接引導,用人工的方式,溝通血焰意志,消耗極大,限制頗多,也很難讓人信服,成為制約教團恢複展的最大瓶頸。

這種見鬼的日子,摩倫已經受夠了。他經曆了教團最輝煌的那段時間,也因此分外無法忍受如今頹敗不堪的局面。

如今,教團上下付出了極大代價,才獲得了重新獲取祭器的辦法,人面蛛正是關鍵中的關鍵,絕對不容有失!

“偉大的血焰意志,我請求您的加持。”

意識在熔爐火獄之中,完成了一次簡單的祈禱,他能夠感受到,來自于冥冥虛空深處,某個渾茫意志的回應,而且,是近年來少有的清晰。

就好像一位實在神明,居高臨下的俯視。

第八十一章

形神裂(上)

念頭剛生出來,摩倫就必須要做一個修正:“原諒我的愚蠢!”

血焰教團的基本教義中,不承認世界上有人格化的神明,認為血焰意志存在于一切“人格”之中,并在一定條件下,對所有的高等意識生命形成支配。

至于“血焰意志”的本質,則解釋為“自然性的極端側面”,是通過“血”和“火”的極途,才能抵達的力量巅峰。

如此教義,在當代世界的背景下,實在很難獲得青睐。正因為如此,教團在數十年間,開展了多次教義的修訂,也埋下了大分裂、大崩潰的禍根。

摩倫是教團元老,本人也比較傾向于傳統教義,将“血焰意志”視為通向永恒力量追求的指引,相對于“恭順謙卑”,他更相信自我意志和追求。但幾十年的混亂下來,不受點兒幹擾和影響,也是不可能的,他就将剛剛那份軟弱的念頭,歸結于一時受惑的愚蠢聯想。

他努力收攏心神,忘卻剛剛的思緒,仔細去感受剛剛主祭所言的,熔爐火獄中的“層次感”。

果然,真正留心之後就會現,相較于之前一味暴烈的環境,此時的火獄中,确實有了微妙的不同。特别是在信衆“血”與“火”的呼聲裡,已經有了細微的分别。

某些狂熱、堅定的聲音,在火獄中的呼喚,明顯更為清晰,激起了更多的回響。這份堪稱明确的反饋,足以證明“教團祭器”的建構,确實見出了雛形。

摩倫覺得今晚的辛苦值得了。

他的意識與人面蛛分離,心緒沉澱,安靜地等待“寄魂使”的到來。

人面蛛停駐在摩倫旁邊虛空中,同樣安靜,至少面上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