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很多東西,羅南隻是一知半解,或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無論他抛出怎樣的想法和問題,柴爾德總能夠理解和回應,并用他近乎完美的“真理之盾”狀态,給予最直接的示範。
同樣的,柴爾德所述及的情況,也總能夠引起羅南的靈感和共鳴。他站在“格式論”的理論基礎上,結合自我實踐,還有那一晚瑞雯、傑克精妙且直觀的演示,在“靈魂構形”、“形神混化”、“靈魂呼吸”等方面,總能夠拿出讓柴爾德眼睛亮的東西來。
在此過程中,羅南原本還有些混沌的思路漸漸厘清,特别是在“精神與物質層面交互幹涉”領域,某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都被掃蕩一空,腦中之澄明,前所未有。
相比之下,身體上的壓力,真的不算什麼。
然而,随着兩個人的思路盡都厘清,以前模糊未見的矛盾,也顯現出來。
矛盾主要出在柴爾德那邊。
這位“真理之耳”看到了“我心如獄”格式、乃至“靈魂呼吸”的妙處,對由此帶來的精神層面的秩序性大加贊賞。但他希望做到的,可不隻是看清楚而已。
如果把柴爾德的形神結構,看作是一個“原子爐”,這個強大結構體系,主要建立在物質層面基礎上,主要的作用區域也是在物質層面,體現的就是他強健的體魄和越凡俗層面的防禦能力。
這個結構體系是強大的、高度秩序的,也是相對封閉的,靈魂肉體互相作用,各居其位,無論是哪一方,都不能輕易出圈。正因為如此,在獲得了強大肉體力量的同時,也限制了柴爾德在精神層面的展。
他在精神層面形成的風暴,也隻不過是“原子爐”外溢熱量的再利用罷了。
羅南沒法和柴爾德相提并論,但他可以把瑞雯拿出來,做一個比對。
瑞雯的“形神混化”,追求的是在多個層面的無縫切換,可以迅地在精神、物質的不同“頻率”之間跳轉,具有不可思議的适應性、機變性和爆力。
柴爾德則固定在一個層次、一個頻率之上,把這個結構做到極緻,再慢慢地拓展其影響範圍。
羅南說不出這兩種模式的優劣,隻能說,如果把柴爾德放到上周日晚上瑞雯的位置,公園人工湖上那一記帶電粒子炮,就未必能起到效果。
可如果時間再往前推,柴爾德落到被腦部脈沖控制昏迷的境地,他也将很難自主醒來,隻能任人宰割。
當然,想形成能制昏柴爾德的脈沖,還不如直接燒掉他腦袋來得痛快。
從羅南認識的層面來看,柴爾德已經足夠強大了,他的“原子爐”,也就是公正教團中“真理之盾”修行秘術形成的結構體系,其堅定穩固之處,已經出了人類的想象。
可在柴爾德看來,這并不完美:“修行之目的,就在于探索真理。我們需要更全面地觀察這個世界,去現深蘊在世界之中的奧妙,明确世界的秩序――沒有比觀察更重要的,觀察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秩序化世界的最關鍵能力!
“當前,在我所能觸及的層次上,我的探索馬上将到盡頭,觀察能力卻受限于現有的結構體系,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難有進展,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那你知道有人盯着你的鋼鐵之軀流口水嗎?
羅南理解柴爾德的追求,但并不認為他的方向正确:“你的觀察受限,是因為本人結構體系――我稱之為‘自我格式’的高度秩序,時刻都在對外界的環境造成影響和擾動。
“你的‘自我格式’在吸收負熵,而外界的‘天地格式’出現熵增,産生廢熱,那麼無秩序、無節奏才是正常的,你能夠利用起來,并非證明你能夠擺脫這個格式,另起爐竈,隻是說明,你正在擴大‘自我格式’的控制範圍,不斷地扭曲天地格式,為己所用,從物質層面影響到精神層面。而我,則恰恰相反。”
從這個角度看,貓眼對柴爾德“全能型”的判斷,是錯誤的。柴爾德的根本,還是在物質層面上,是徹頭徹尾的“肉身強化”,隻不過強大到極緻,對精神層面也形成了驚人的幹涉力量。
羅南又想到,他掌握“靈魂呼吸”,靈魂力量劇增之後,以精神幹涉物質層面,形成的光暈、虛影等異象,那應該也是“廢熱”的體現。
第一百零四章
謀兼顧(下)
(前面有一章,大夥兒不要漏了)
理論與實踐交互印證,羅南越說越覺得心中明亮無礙,也不管對錯與否,直抒胸臆,将心中所思所想,通過語言和精神層面演示,盡都展現出來。
“精神向的‘自我格式’,隻需要專注于能量信息的運轉結構合理與否、高效與否,随時可以修正變化,但還原到肉身之上,卻是千難萬難,就像設計師的靈感狂想,可以拿出精美的效果圖,但與實際應用總有一段距離。
“物質向的‘自我格式’,必須要照顧到内髒、血液、神經、肌肉、骨骼等各個方向,甚至包括精密的細胞、生物大分子層面……這就像是建築師的工作,必須充分考慮到每一種材料、每一個結構的實用性。”
這可不是羅南信口開河,而是柴爾德在之前的演示中,體現出的精微之處,那種微觀層面的細緻結構組合,即使隻是露出冰山一角,也讓羅南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