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回到烏沉鎖鍊上,短短幾秒的功夫,他的心裡某根弦就給硬撥了一記。剛剛所謂“回響”的判斷,就此撕裂。
深空中的“聲息”不是回響,而是共振。
借用這個物理概念,烏沉鎖鍊目前的狀态,大概可以形容為和什麼東西處在了同一振動頻率上。
這邊影響那邊,那邊影響這邊,本來細微的振幅,驟然擴大,固然使得烏沉鎖鍊無所遁形,也讓深空處某個更隐晦的存在,呈現端倪。
“嘩拉拉……吼!”
後半截是妖魔的咆哮。自從鎖鍊的回響在這個層面響起,這頭強大的妖魔就顯得非常暴躁,原本已經快要撤出邏輯世界的力量,洩式轟擊橫掃。所過之處,大廈高層區域紛紛崩裂,碎石飛濺,像柴爾德、巴澤和鄭曉這樣的觀衆,都要匆忙躲避,免得遭到池魚之殃。
妖魔的沖擊力,當然涉及到精神層面,相應的掃蕩也非常強勁。如果有可能,它肯定會把自家領域内外的幾隻小跳蚤徹底碾死,再嚼碎了吞下。
可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如今的羅南早已不是面對人面蛛的“攻城錘”也要戰戰兢兢的雛兒,此時“純粹觀測”的感應方式,也體現出了奇妙的優勢。渾不着力的方式,讓羅南的精神感應融化在空氣中,無形無質,無處不在,風暴般的精神沖擊下,或許一時變形扭曲,可受到的反沖力量極小,不痛不癢。
這種情況下,邏輯世界建築物的存毀與否都無所謂,說白了不過是一個介入虛實之間的“剪影”而已;邏輯世界的承受極限,才是大問題。
随着妖魔的力量持續轟擊,夜空出現了清晰的顫擺,相應地波紋頻生,扭曲動蕩,幾成崩潰之勢。
剛剛大廈高層樓體崩塌,柴爾德與巴澤都是身手敏捷之人,傷勢什麼的,難以造成影響,躲避得還是比較輕松。可看到眼下虛空波紋,柴爾德的臉色有些變了。
“撤出去。”柴爾德這話是對羅南講的,他和巴澤并沒有動。
邏輯世界立起之後,精神感應出入不提,身在物質層面的大活人要想出去,要麼是獲得歐陽辰這個建造者的允許;要麼就是強行打破空間壁壘。後者無疑會直接撼動邏輯世界的存在根基,加邏輯世界的崩潰。
就像妖魔正做的那樣。
換了正常時候,柴爾德要想離開,和歐陽辰打聲招呼就得。可現在的歐陽辰對邏輯世界還能有幾分掌控力,已經是一個未知數了――邏輯世界受損的程度,已經遠出正常的限值,就像一台報廢的機器,不管從前它的性能如何優越,一旦關鍵部位損壞,想重新開動起來,可謂千難萬難。
這一點,恐怕是歐陽辰動手造就之前,很難想象的。
至于羅南,并沒有回應柴爾德的呼叫,也沒有“撤退”,不是不聽,而是不敢。柴爾德看到了物質層面的限定,羅南看到的,是更為混亂的精神層面。
在邏輯世界物質層面,至少還有扭曲的空間結構可用;可在精神層面,各種關鍵性的結構,已經開始崩掉了。一幅又一幅扭曲挂鎖在物質層面的“幕布”,就此脫鈎,報複性地反彈飄蕩,彼此産交錯,将精神層面,尤其“深層區域”搞成一團亂麻。
羅南還真不敢冒然突入。以他的觀照結果來看,受到妖魔轟擊之後,邏輯世界的穩定性就受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精神層面的幕布結構徹底淪為了一個迷宮陷阱,像是幾百上千個卷尺,統統拉長并編織成稀奇古怪的回路。
靈魂體出入的話,一個弄不好,就要迷失在無盡深空中,就算活着出來,天知道他會被抛離到什麼地方去。
幾十上百公裡當然好說,萬一是千裡萬裡?大洋之底?茫茫太空?
這可不是開玩笑!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或為真(下)
扭曲深空中,邏輯世界結構變形所放射出能量信息,如果強行解析,大概就相當于“崩崩”的斷音。
眼看精神層面的形勢越來越複雜,羅南雖未聽從柴爾德的建議,迅離開,卻也将精神感應的延伸勢頭截住,不再往深處去,并試圖回收。
這時候他才看出來,妖魔那一場“洩”,頗有借機遁離之嫌。打崩了邏輯世界的結構之後,它所在的層面,就成為某個已經脫鈎的幕布、急收回的卷尺,斷掉了與邏輯世界的聯系,往深空而去。
如此一來,原來極其關注羅南的安翁,不得不做出選擇――其實也不算,吸附在妖魔力量根基上的“光繭心髒”,肯定要跟着離開。
“燒紅長劍”式的關注,終于移走。